法友 問 :
「菩薩緣一切眾生,繫心慈三昧,……過聲聞、辟支佛地,住空三昧而不盡漏。」一句中之「不盡漏」所指為何?
長慈法師 答:
該句經文出自《小品般若經》之〈18恆伽提婆品〉。
按導師對《小品般若經》道次第的判攝,此品的階位是久學菩薩菩薩得不退轉的階段(〈15大如品〉至〈20深心求菩提品〉為久學得不退轉之階段,參見《初期大乘》p. 663)。
換言之是久學菩薩得不退轉之過程。
若是如此,則此中之「不盡漏」的義涵,應是指煩惱。
經文提到「過聲聞、辟支佛地」,應是指鄰近不退轉地的階段。
法友 問 :
第五章 修行信心分 P.461.
6、觀佛真如法身,終能住正定聚
「若」因中念佛時,能「觀」念「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這不但臨命終時,「畢 竟得生」淨土,而且「住正定」聚,入種性位,信心成就,當下即不退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了。
請問圓悟法師:是如何「觀佛真如法身」?
圓悟法師 答:
一、印順法師,《淨土與禪》,pp.43-45:
《般舟三昧經》所說的念佛,是念佛三昧。
念,為憶念或思惟。佛身的相好,及極樂世界的莊嚴 ……
如三昧成就時,就見無量佛,也即是見十方佛。
得念佛三昧,未得天眼,也並未去佛國,也不是佛來此間,但在三昧中,可以明了見佛。
不但見佛,還可以與佛相問答:如何能得生極樂世界?佛即告以當憶念我。……
憶念阿彌陀佛的方便次第是:
先念佛「具有如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身色光明 …… 」,即是念佛色身或觀想念佛。
次念佛所說:「一切法本來不壞,亦無壞者。如不壞色乃至不壞識;……乃至不念彼如來,亦不得彼如來」。
這是觀一切法性空,「得空三昧」;即是念佛法身,或實相念佛。
這樣的念佛,成就了三昧,即可以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樣的念佛三昧――三月專修,現在的念佛者,是很少能這樣的了。
二、如依《大乘起信論》的觀法: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69:
復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
……(導師釋) 學者「依是」真如「三昧」,能「知法界一相」,是平等而無差別的。
修真如三昧時,不依相而修;故成就時能通達一相無相的平等法界。
徹了「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於法界一相中,「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
簡而言之,「實相念佛」就是「觀念佛的真如法身」,
如依《大乘起信論》而論,就是以「真如(無相)」為所緣而修止觀,
最後能通達「佛身」與「眾生身」平等無差別,也就是「一法界的平等性」(真如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