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的生起與息滅

                                                                                                        黃國達  

人生歷練豐富的人多半能感受到「人生如苦海」的意思,所謂的怏樂只不過是苦的暫時解除而已。那麼,苦是如何生起又如何去息滅呢?

人生有什麼樣的苦?成佛之道偈頌:「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國家治還亂,器界成復毀,世間諸可樂,無事可依怙 。」

積聚皆銷散                    佛法無分古今,現代人的苦未必比古人少。例如金錢財物的「積聚」,會因通貨膨脹、經濟衰退、股票、房地產跌價、金融風暴、地震、火災、水災等因素而「消散」。

崇高必墮落                    「崇高」的權勢名位,會因失勢、落選、退休、失業而「墮落」。

合會要當離                    親人、情侶、朋友、同事的「合會」,可能因為意見不合、感情破裂、死亡及遷徙、離職等因素而分「離」。

有生無不死                    人出「生」到世間,成為有血有肉、有意識、思想、感情、意志的生命體,但隨著衰老、疾病或意外事故,身體會毀壞,終致「死」亡。這是人人都要經歷,無可避免的自然現象。

國家治還亂                    國家社會「治」理得宜則安定、繁榮,但若內部腐敗、爭鬥,加上外力的侵略、衝擊,則會混「亂」,甚至崩潰。

器界成復毀                    「器界」包括物質世界的山河大地其實也是脆弱的,例如地球形成之後,慧星撞擊地球,或是太陽的爆炸,會造成地球的「毀」滅、巨變,人類無法生存;由於地殼變動而有造山運動,形成新的陸地,卻也可能因地球溫度上升,冰山融化,陸地再沈沒為海洋。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的巨變。其它如自然環境逐漸被人類破壞,終致產生災變——大自然的反撲,也都是器界無常危脆的明證。

    以上的苦由何而來?因為人的身體、心理,與他人、社會、自然界是緣起的顯現,也就是一種「依存關係」,由於「諸行無常」的法則,在變動中,依存關係遭到破壞,所以感到痛苦。

依存關係帶來苦

人依賴金錢財物來滿足生理的需要,沒有金錢財物就會苦;依賴權力名位滿足優越感、自尊心,所以失去權力名位就會苦;依賴眷屬、朋友滿足感情的空虛,所以失去眷屬、朋友就會苦;依賴生命體滿足存在的執取,所以死亡就成為莫大的痛苦;依賴國家社會的安全、繁榮來保障個人的安全和福祉,所以國家社會的動盪就造成個人的痛苦;依賴自然環境維持生命的活動,所以自然環境的破壞也就導致人類的痛苦。

如何才能離苦?能否不必依賴呢?這分兩方面來說:依存關係是必然有的;但是對依存關係的執取——要求、期待、追求、貪愛、不捨,則是妨礙心靈的自由,產生苦的主因。這執取就是依賴,或者可以說是「染著的依存關係」。

因緣關係有時是可以切斷的,如果沒有財產,也沒有眷屬,隱居山林,自耕自食,而能夠做到心入禪定,與世無爭,恬淡生活,自然可以減少苦。但是大部份的依存關係是無法切斷的,譬如在人際關係中,責任和互助是不可或缺的,而國家社會、自然界的破壞,將會引起人類生存的困難,乃至滅絕。

既然依存關係無法避免,如何才能離苦?如果對於這些依存關係和關係的改變,沒有執取,隨順因緣而接納、容忍它,那麼就只有外在的不適、不便、痛楚和死亡等苦,內心卻有可能因為切斷對它的連結、繫縛,而安住解脫的心境。這是可以經由修持,斷除貪、瞋、痴、慢等煩惱而達到的。所以,依存關係雖然存在,卻不妨礙心靈的自由,即使外在仍然有苦,卻可以作到內心不苦,這是明見緣起法而體現「清淨的依存關係」。

依存關係中的自由

內心不執取依存關係,這時,心靈將展現一番新的風貌:例如我們要使用房子、車子、傢俱、電器用品,它們的購置、使用和損毀順著成、住、壞、空的因緣而牽動我們的心,這種依存關係卻可以有相當的寬容度。在購買時不為了炫耀財富、地位,所以無需豪華、高貴品牌,經濟、實用、安全就可以了;在使用時,善加保養,不任性;損毀時,也不必難過,能修就修,不能修就懷著感恩的心感謝它曾經帶給我們的方便,這樣就可以不因財物的損失而苦。

與人相處,不是因為感情空虛、無聊、湊熱鬧,而是真誠相待,相互尊重,彼此關懷,不苛責對方,不期望一定能投緣,所以很自在,無論緣深緣淺,都能珍惜因緣而廣結善、淨之緣,隨順因緣而不依賴對方。曾經有過歡笑和爭執,但是無論相聚或分離,都可以坦然,沒有依戀或避不見面,因此息滅內心的苦。

家人、親屬的依存關係是切不斷的,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生病、意外或是闖了禍,總不能不管,他們的苦會影響我們,甚至拖累。但是如果能了解家人、親屬是由於前世因緣才成為家人、親屬,一定是共業共受,這樣去思惟,可以泰然橫逆之來,無怨無尤,息滅內心的苦。

色身,也是依存關係,由外在環境和自身體質、生活起居,決定了身體健康或疾病,年輕或衰老,健全或傷殘,存活或死亡。如果心有所著,則苦不堪言。對這些依存關係,明白一切法無我,不能完全由自我來決定,心不執取非健康、健全、青春、美麗不可,知道那是要有很大的福報才有的善果,而且在無常的自然法則之下仍免不了疾病、衰老和死亡,即使世尊在世時也不例外。有了這樣的智慧,即使在面臨老、病、死之時,除了作必要的飲食、運動、醫療保健之外,就只是單純地與老、病、死和平相處,不瞋恨老、病、死,也不奢求不老、不病、不死,這樣,心才會自在、解脫,息滅內心的苦。

個人與國家、社會有著密切的依存關係:政治的爭鬥、經濟的動盪、社會的亂象、人心的墮落,這些都會牽動個人,導致身心不安。我們既不能置身事外,卻也不應捲入是非之爭,失去正念。對於這些敗壞之象,不更自陷苦惱。世間是共業所感,連佛菩薩都只能感化、教導,而不能改變共業。修定修慧修清淨心,處亂世而心不動,心中自有一片寂靜的清淨土,這就是苦的息滅。至於面對苦難的眾生,則心存悲憫,隨緣隨份盡力而為。

同樣的,自然環境的破壞,也會造成整體人類的浩劫:濫墾、濫伐造成洪水、土石流,廢氣、毒氣、廢水、有毒液體的排放,破壞生態,造成癌症等疾病侵害人們的健康,這些都是苦的因緣。除了團結有心之士及宗教團體共同設法改善之外,在根本上明白這是人類的愚昧無知、自私貪婪所推動的惡業所結的惡果。五濁惡世的物質器界本來就不清淨,唯有以清淨心才能創建清淨國土。放寬視野到無限時空,同時致力於心靈的提昇,體現正法的真趣和喜悅,那麼,身雖有苦,而心不苦,這才是生命真正的出路呢!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