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照與智慧

        佛法的禪修就好像一趟心靈探索的旅程,旅途中有各色美麗的景緻,但也可能進入蠻荒之地;有讓人驚喜的收穫,也可能有沮喪不順心的遭遇。

        就如同探險一樣,須要完備的工具和心理、體能上的準備,以及詳細的地圖和有經驗的嚮導;心靈探索之旅也須要有佛法的戒律、禪定為資糧,以及佛法的正見、明眼的善知識為引導。而更重要的是要親身去實踐和體驗。

        如何開始進行心靈探索之旅呢?當您在大致不受干擾的場地和空閒的時段中開始進行禪修,這時候,您的心就由向外看轉換成向內看,也就是「覺照」,也稱為內觀或覺知、覺察,就像探照燈一樣,將前面的東西照亮,看得一清二楚。向內看並不是說把注意力封閉在內心,對外在世界渾然不知,而是以身和心作為主題,外在世界作為背景,而覺知、覺察整個的實際狀態。

        覺照的進行,從哪裡開始比較好呢?就一般而言,從覺知自己的身體狀態入手是最容易的,開始您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如何覺知?就是呼氣的時候知道呼氣,吸氣的時候知道吸氣,無論呼吸是長是短,都不要去控制它、改變它,只要了了分明就是了。

        然後,把注意力轉移到全身,您可以從頭頂逐漸移到前額、後腦、兩耳、兩眼、鼻子、嘴巴、嘴唇……,往下一一注意,直到腳底。一部份、一部份去覺知生理的狀態——鬆、緊、冷、熱、酸、麻、痛、癢等等,進行的速度和細微或粗略可以自行調整。您也可以隨機式地就身體比較有反應的部份加予覺知,很重要的是對身體的放鬆或緊繃的覺知。

        當您把注意力收回到身上,身體將自動調整它的生理變化,朝向更為放鬆、暖和、舒暢的感覺,不過這是自然的過程,不要刻意去操控它。當在活動時,也要覺知自己的動作,包括手勢、兩腳的移動,彎腰、蹲下、站起,甚至洗臉、刷牙、拿東西、開門、關門這些細微的動作都要學習了了分明,不只是被習慣的動作所推動。能夠這樣學習覺知、覺照,就可以培養定力。

    其次,您可以發現身體與情緒的關連:當情緒起伏時,覺照到從事件的發展到身體反應的變化和情緒的起伏,譬如遇到交通壅擠時,心情就變得煩躁。

        對於所有情緒的生起,如氣憤、哀傷、擔心、驚恐、嫉妒、失望,即使是細微的變化,也要如實覺照,才會慢慢脫離情緒的漩渦,不致被它淹沒。您可以學習看看自己悶悶不樂時,身體是否有點僵硬?高興時身體是否舒暢,呼吸心跳是否加快等等的身心反應。

        常常這樣覺照,您將會發現似乎有一個不動的覺照者在觀看自己的身體和心情,就像是一面鏡子一樣,反映出身心的活動景像。既不加以批判好壞,也不必解釋原因,只是單純的覺照而已,禪修到此地步,可以算是有點進步了!正如神秀和尚的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雖然這種旁觀、超然的覺照心境不是究竟的智慧,但在禪修過程中,返觀自照的「清澈光明」是絕對必要的。因為這樣才能將紛亂、混雜、變動無常的身心狀態分離出來,成為「所覺」的對象,另一方面的「能覺」則是識的作用。

        要再深一層去觀照「能覺」是緣起無我的,能覺、所覺是依存的假名,沒有實體的「靈明覺知」的「自我」、「真我」、「靈性」、「本體」或「本性」。能所雙泯,身心、我、我所皆是空幻,所以雖然常覺照而恒寂滅,這就是般若智慧。惠能大師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您或許會問:「當身體不適、情緒波動時,為什麼不立即反應呢?」因為如果沒有覺照,我們很可能捲入其中:對於苦的感受,會拒絕、排斥,並且採取行動想辦法去除它;對樂的感受,會染著、沈溺,並且採取行動想辦法留住它。因此而完全失去覺照,陷入一個接一個的思想和念頭裡,停不下來。

        那麼,在覺照時,思想和念頭不斷湧現,該怎麼辦呢?要用同樣的方式,把它們分離。覺照和心念是怎麼分離的呢?不要捲入心念的起伏。譬如說,主管用不太禮貌的口氣跟我說:「還不快點過去,站在這裡幹什麼!」心中不悅,起了一個念頭:「有什麼大不了!」於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去辦事。這時就失去覺照,落入妄想中了。這時如果起覺照,就能抽離,察覺自己的起心動念,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批判好壞,也不必解釋原因,只是單純的覺照,心中就會擁有一分的平靜。

        或是靜坐時,有人在旁邊說話干擾,心裡很懊惱,起了一個念頭:「真討厭,怎麼不快點離開!」如果沒有覺照,又再起一個念頭:「我怎麼修行這樣差,念頭那麼多!」然後再想:「拜託不要再想了!」妄念像蒼蠅一樣愈趕愈多,怎麼辦呢?還是回到覺照。無論修的是什麼法門,念佛或觀息,直接回到正念就是了。正念生起時覺知正念。雜念生起時覺知雜念。覺知像鏡子一樣,一直照映自己的身心變化,這樣就是在禪修了。

        您或許會問,禪修中還有情緒和雜念,怎麼能進入禪定呢?其實情緒和雜念是因緣生、因緣滅,從有情緒和雜念進入到沒有情緒和雜念,中間並不能保證不再生起情緒和雜念。將入定和出定視為平常,才是智慧。

        真正的智慧解脫在於澈底斷除情緒和雜念的根,也就是「常見」、「我見」、「自性見」。在覺照中加入般若智慧,見到一切事物的流動、轉換,聚合、消散,在相依、相待中存在,也就是緣起無自性。既然無自性,那麼所有的是非、好壞、美醜、大小等等都是相對的認知,不是絕對的,看事情就不會固著、拘泥在一個點上。思想清晰、不混亂、不打結,就可以靈活、務實地面對當下,就沒有多餘的雜念和情緒化的反應。

        另外,在覺照中加入般若智慧,接納各種苦樂、毀譽、成敗、得失的無常相,明白它的緣起無自性,這一切境界相並不是單憑個人的希望、期待、計劃和努力就能決定的。既然如此,想太多、擔憂、傷心、懼怕、悔恨都是無意義的,因此,能做的就隨緣去做,其餘的一切就隨遇而安了!這就是所謂的「行所當行,受所當受」。

        能在覺照中加入般若智慧,即使沒有刻意入定,由於沒有雜念和情緒的干擾,身心寂靜、輕安,智慧明照,這是佛法的殊勝禪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