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問答錄
(摘自『華雨集(五)』)
印 順
問:靜坐時,如何靜下來止觀?
答:修道的主體,不外乎止觀,因止觀而成就定慧。或依止而修觀的,也有依觀而成就止的。但一般來說,真正的觀慧要成就止才能起修的。約達成靜止來說,方法很多,但基本原則是不變的。第一、要在心理上抓住一事,如一開始就想什麼都不想,那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這也就是說,先要修「念」。佛法中,如念佛、念法、念僧等是念,「數息觀」是「安那般那念」,就是念出入息;不淨觀也是「念不淨」。心要安在所念上,不讓它跑掉,如念佛的,心不離於佛這一念。能繫念不忘,其他的雜念事自然就沒有了。
第二原則是:如「念」一馳散,就要馬上抓回來──「攝心」。初學習時,念是一定要馳散的,忽而想這,忽而想那,不可能安住在所念的。心念雖然散失了,不要心生厭、悔,只要立刻把它抓回來;否則徒增煩惱。念一跑就抓回來(只怕妄想馳散到別處,而不能警覺);慢慢的念稍一動,就能很快安住所念了,到最後,不再馳散,心便安靜的住在那裏了。「攝念」如照顧小孩子一樣,不是一次兩次的,要多次的教導,才會習慣下來,否則打他罵他,也是沒有用的。這也就是孟子說的:「收其放心而已矣」!經上有一個有趣的比喻說:「心好比小狗一樣,是到處亂跑的,必須要用一根繩子把它拴在柱子上。起初,它還是亂轉亂跳,但等到轉無可轉,跳無可跳,也就靜靜睡下來不動了」。修止要修念,修是「修習」,慢慢地習以成性。心就會靜下來而安住不動了。到後來,只要一坐,心就靜下來了。一直到「超作意位」,自然安住,才算是真正成就了。有此靜止心,再修習觀慧,不斷的修習,不斷地進步,最後到達「止觀雙運」,才能引發真般若。
問:修行人是否每天靜坐比較好?
答:修行人,能靜坐是最好的,但修行要有善巧。年輕人,體力好,如果思想不太複雜,靜坐是比較容易靜定的。從前,出家人靜坐的時間很多,在家人事業忙,每天也沒有太多時間來靜坐。最好,每天靜坐,要有一定的時間,每天規定在一定的時間,起初時間不要長,而是慢慢地增加。否則,時間長了,坐不住而勉強,只是增加心煩意亂而已。無論學習什麼,一定要有興趣,靜坐也是一樣,不可勉強時間延長,如勉強而引起煩躁,一失去興趣,就成障礙了。在一定的時間內靜坐,漸漸延長時間,如果坐得好,如法善巧,比一天到晚靜坐的人,不一定差到那裏去。所以要有一定時間,只因養成習慣性,是很重要的。從前吃鴉片的人,有的每天在一定的時間裏抽一次,結果六、七天就上癮了;另有一種人,今天晚上抽一次,明天早上又抽一次,沒有一定的時間,個把月下來還沒有上癮,這主要是時間不定,不容易成為習慣。因此,在一定時間內不間斷的實行,充滿興趣而養成習慣,在修習上是相當重要的。
修定的人,真正得定後,有一種餘力,出定後也仍有輕安愉快的感覺。
問:修定時如何修緣起空觀?
答:先要深切了解緣起無自性的道理,然後把它「歸納」起來,歸納成原則性的。比如觀「四句」不可得,天臺宗觀「四生」不可得。如果不理解緣起性空的要義,那是觀不起來的。從「止」再起「觀」,慢慢的止與觀兩者才可以相稱,到達「止觀雙運」。如果光是修觀,或光是修定,那麼沒有定的觀,便是「散心觀」;而修定不修觀,於佛法上也無多大用處。
問:如何以『中觀』觀法應用於生活?
答:「中觀」的觀法,與一般的思維是不同的,它是緣起觀,是達到解脫證悟的法門。雖不一定要很深的定力,但散心分別,是不能成就觀的。嚴格的說,中觀的應用,必須在修觀有成就,也就是對緣起有深切的體認,才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在我們還沒有能體悟以前,還只是一般的理解。知道什麼是貪,什麼樣是瞋,什麼樣是順於正理,什麼樣是根本顛倒,經常以緣起來觀察一切,應用於日常生活,但這跟一般的修養是相近的,只是減少一些煩惱,增加內心的力量,解決些小困擾。如對快樂的來,知道它是不永久的,依因緣而有的,就可以不會「樂而忘形」,弄得「樂極生悲」。像這些,處理日常的小事是可以,遇到重大的,如老病死到來,卻起不了什麼作用。要得到真正的受用,必須在平常修習「止觀」,對止觀多下功夫。
問:說到當代人所適合的佛教,就想起當代佛教徒常有的一個問題:在這工商業的繁忙社會中,一個佛教徒如何修行?請導師開示。
答:談到修行方法,雖然有很多,但是其中有許多都是從宗教儀式轉變過來的;例如禮佛、拜山等等,它們不過是一種外表的儀式而已。我以為,真正的修行還是離不開戒、定、慧三增上學,沒有這三學,其他都只是外表的、形式的而已!不過修定、修慧是不容易的;在這裏讓我來介紹一個大乘初期的修行方法。從各種經論看來,當時的大乘行者雖然也修禪定,不過他們都像阿含經的彌勒菩薩一樣,不修深定,因為修深定必會耽著於禪樂當中而成小乘。所以小乘行者說證得什麼「果」,而大乘則說得到什麼「忍」:柔順忍、無生法忍。到了無生法忍好像已經修行得很高深了,但還是沒有證入實際。這不是說大乘菩薩沒有能力證入,而是他們不願意證入,因為他們要「留惑潤生」,救度眾生!
其次,談到修慧,也就是修般若空慧。這必須在現實的世俗事務當中觀空而求得勝解,然後把它表現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以做教化事業。空,容易被誤解成消極的,而實際上空是最積極的;得空慧的勝解之後,即能不怕生死輪迴的痛苦而努力地去度眾。這並不是說,修空慧的菩薩沒有痛苦或不知痛苦,而是說,他們雖有痛苦、知道痛苦,卻能依照空慧所顯發出來的勝解,了知其如幻如化而已。這些說法,不但早期的般若中觀這麼說,就是稍後的唯識經論也是這麼說,只是方式有點改變而已。所以,談到適應當代思潮人心的修行法門,我就想到了早期大乘的般若法門,也就是阿含經中彌勒菩薩所示現的榜樣──不修(深)禪定、不斷煩惱!
總之,我們應該了解,生命是無限延伸的,我們應該在長遠的生命之流當中,時時刻刻不斷的努力,不要急著想一下子就跳出這生命之流,因為跳出生命之流必定脫離眾生,而落入了急求解脫的小乘行!所以太虛大師說他自己「無即時成佛之貪心」。真正的修行應該是無限的奉獻,一切功德迴向十方眾生;本著這樣的精神念佛、打坐,才能契入大乘的心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