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語代信通聲氣 ( 卅 六 )

仁 俊

        自覺覺他最應致力處:把(真)我厭絕了,把人點活了。肯定著,唯有如此的點活、厭絕,自覺覺他中對治與施設的:極嚴明、極敦誠,我們的內在之觀與外在之行,才能從淨烈恢廓中倡踐得時時勘驗、處處振展,不再自昧負他。

        無惱悶的開始覧菩提心把珍貴之物都不看成自己的,無怖怯的發端覧菩提願把非常之苦都視為應承受的,無退縮的起步覧菩提行把無盡無限的時空都不置於念頭眼底。

        不讓自心失念,不對他人失望,不為利名障法,不爭體面鬥氣,不玩泛常花巧,不避非常艱險,不許意志怠倦,不倡情俗方便;法門中道力強、根性健的,沒一個不與這八不相應的。

        菩提心、菩提願與菩提行發得、練得、決得不忘而能旺,常增而不減,久續而必致(極),無間無怯無倦地這麼責成、督勵三業,內持與外現的一切,則不許一念虛脫或簡缺了。

        如何學到真解放?無我觀直奪情私,淨淨安安地做個不患得失的人。如何操練大荷擔?為人悲不墮愛(欲之)惑,卓卓絕絕地做個不懼(於)生死(中展顯身手)的人。

        探得出大頭面、豁得開淨眼界的,智光都灼破了自我陰影,舉步落足沒遮掩。脫得落濁世情、看破了染命根的,悲德都關注著他人憂惱,耐難拯苦不遲徊。學佛為人與為人學佛,不說一句空話,不玩一芥誑術的,接人待物,總是這麼勘逼、督責自己;決定照此做去、做到。

        如何才算發廣大心?菩提心要驗得靈,不要證得快。如何才會立誠諦願?菩提願要償得決,不要了得了。如何才能契深淨行?菩提行要學得(正)遍(覺),不要修得偏。

        菩提心把人記得牢牢的,盡想為人解決問題;菩提願對人用得旺旺的,總想替人消除苦惱;菩提行為人做得淨淨的,都想讓人獲致安樂。我們念念想做這樣的人,久了,就不知不覺地流露出賢善底質,菩薩肺肝。

九 

        何謂正學?六根用得明,三業治得正,明正得不惑不曲,做人做事常舒泰。何謂大修?六度倡得淨,三界化得遍,淨遍得不染不遺,不得不失深寂平。

        最有眼光的人覧不輕視一切人,最有魄力的人覧能捨離一切我(我所有)。

十 一

        佛,成為人格的真標榜,平易中高潔得不著不離,善學出世巧入世,立己不倒不負;法,成為理性的新導嚮,明直中精持得不雜不偏,能破見網觀正見,覺世能逆(俗流)能順(淨智);僧,成為心目的「全梵行」(者),親依中敬奉得愈久愈誠,能捨所有能體護,作事必和必忍。

十 二

        菩提心呵絕茍得之念,深觀無得治欲惡;治得銳猛堅決,安穩舒泰,念頭空廓廓手頭直脫脫的,沒一個不透過這樣的呵絕的。

十 三

        不急求出離生死,亦不妄起生死惑業,深觀惑業性空,面對惑業不怖不隨,情態上的相覷得破,見地中的智用得明(決),安危榮辱不乖道、必修德,以道覺己,致德為人,生死中這麼自勵自奮,這麼上求下化,精神氣勢與面目神彩,就永遠旺足、淨廓得不疲昧了。

十 四

        最認真處覧菩提心不肯虛偽一念,吐露的不離佛法;必兌現處覧菩提願不許顧惜一己,做出的盡豁肝肺;久奉持處覧菩提行不敢妄舉一步,趣向的契順空淨。

十 五

        菩提心發得夠力了覧不受自我威脅,心門敞豁私愁了。無罣礙、無恐怖、無顛倒,是這麼超絕情見而達致的。

十 六

        「奉獻」成為自然之念,對絕世珍寶沒一念慳惜,淨挺的手眼則運照得夠力夠光。「涵忍」練成必然之性,容受的惱害消釋得寂寂默默,深曠的器量則通廓得無底無極。做人做得肯肯決決,學佛學得發發達達的,沒一個不具此定念定性;我們最應注重、修學的:這二種定!

十 七

        一等人物覧一切都不看作自己的,絕等人物覧身心都視為他人給予的。肯定著:這是覺己覺人的唯一準則、極則。我們為人為法的意志與事行,才會義無返顧、力必致極。

十 八

        以菩提心見一切人,不著人相,不求供養,心地寬淨口頭正;以菩提願攝一切(惡劣)人,能容橫暴,能當苦難,願誓堅韌意氣平;以菩提行學一切(賢聖菩薩)人,必傚風徽,必致精誠,行門坦直腳跟穩。

十 九

        如何才能把人引向光明大道?不讓人看到、觸到我們的那個我。如何才能把法用得精誠入念?盡把智學得、會得佛陀的那般空。

二 十

        何謂智慧?言行相應,不誑自他,必忍必進。何謂慈悲?財命不著,能學菩薩,肯決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