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語代信通聲氣 (四一)
仁 俊
一
處世最急需的一種態度:道德之臉與一切人相見得真真切切,受害受損愈和敬;出世最必須的一番器量:智慧之心與一切佛(一味法)相見得寂寂默默,無得無量無戀畏。
二
何謂發菩提心?突破自私封鎖、籠罩,想的與做的一片公明。何謂現(不離)菩提願?注視眾生繫縛、溺沈,許的與荷的一逕義勇。何謂履菩提行?勘察明暗動作、趣向,(明)覺的與(上)提的一致虛廓。
三
真道德的開始:尊敬而護衛動物生命,不忍殺命養命;真理智的發端:謹飭而調伏自私情見,不許逞(邪)見毀(正)見。
四
學佛法亟應肯定的一著:死活分明不為我,活得不昧死不怕,氣旺念正興昂奮。行世法最應警持的一(準)則:止作果決不亂意,(惡)止得能絕(善)作得徹,身挺(不倒)足健(不滯)法勝利。
五
夜靜燈明之際,怵目驚心中湧現國族血淚慘象,戰慄而愧沸得情不縱逸,意能振昂,食不求美,居不懷安,所思的離卻利養恭敬,所作的必致義命膽魄,這麼樣汰脫了尋常底質,淬鍛出挺拔骨幹,涵練成寬柔嘴臉,我們才有足夠的氣力、智見與悲德,拯救而導提我們的國族哩!
六
如何實驗無私?菩提心先盡自己所有的。如何實驗無怯?菩提願不捨菩薩承受的。如何實驗無量?菩提行不忘佛陀倡示的——六度無極無厭足。
七
從智忍中把定、發揮理性、穩重明正得不偏不滑,氣貌舒廓得端溫安詳,志神堅貞離倒亂。從悲濟中注察、護念人群(眾生),懇摯熱絡得愈久愈旺,意勢壯雄得昂烈沈毅,難患默寧不怯避。
八
菩提心練成了大威靈、真能耐、上品質、利根機,情私被猛治得決絕透底,一切都與自我斷了聯繫、溝通,面對的三寶分明,意持的三學的實,有了這作基因、做資糧,言語則表現得朗爽真切,沒什麼吞吐含糊了。
九
淨智的導示:無常之眼對現實察悟、透過,問題解決得不為情見所困,自依自立決定勝。大悲的砥礪:無怯之膽對有情諾承、頂撐,關係擴充得不為命物所怖,自發(心)自(施)捨無厭足。
十
一等知見——無我觀,念頭的無我觀覺照分明,起心動念呵絕情私,身心清白沒悔累。人做得冰清玉潤,法持得言正行堅的,大抵都從這麼種知見體踐出來。
十 一
猛驚啊!一「混」什麼就都完了:國族淪喪,文化崩潰。奮躍咖!一「振」一切就都新了:身心健朗,時空通豁。
十 二
什麼人不感到寂寞無聊?時時與菩提心接觸、溝通得親親切切。什麼人最恥於怯懦遲徊?處處以菩提願激勉、回應得足足挺挺。什麼人不墮於時空邊際?念念向菩提行淨緣、上進得寂寂豁豁。
十 三
拋開閒話雜慮,光陰從念頭用得與三寶相應、相見,生命恐怖則威脅不著自己,非常時也就沒什麼可怕的了。
十 四
正知見清醒得不迷昧顛倒,說的不誤人,做的不累己,法力與智光則體現於心目中。做人有了這二不作立足點,一切處觸會的明徹不著,一切時施為的雄渾無極,不惑不倦的精神氣勢,就從身心上涵練得懇切真實了。
十 五
人類真光明的煥發、照導,來自為智慧流血汗者;世間真道德的荷擔、踐履,肇自以慈悲而犧牲者。
十 六
利根的琢磨、鍊鍛、奠立:念頭的正見直奪情執;猛奪情執不著情,不怖(真)空,不撥(幻)有;觀深空寂滅忍而不証,達假有如幻(能)轉而不昧,願欲化融了情欲,面對一切有情念與空相應;善巧中隨眾生情而導以正見,受眾生苦而愈增慈愍。無得中安穩身心,無怯中披肝瀝膽。福與智迴向無上菩提及眾生,一切的一切都這麼迴向得畢竟清淨,不顛倒,不倦退,菩薩乘的利根行者,莫不如此;這就是我們的榜樣啊!
十 七
正見之眼看穿了現實(所有的),不執實而施捨得了無慳惜、護掩、追悔,這等人的身手、膽力與器量,才肯得為人際造幸福、立功德、集祥和、倡平等,緩和、減輕或解除人與人的嚴重猜忌、鬥諍及戰禍。我們現在最急需的——就是這樣的正見之眼,立即以無我智(光)裝配它吧!
十 八
最有活性的人:不受自我拘縛,不被他人料定,振振昂昂地做得勁頭足實,念頭正確。最有決性的人:只向菩薩看齊,不求佛陀賜予(「自依法依」),毅毅烈烈地察得緣頭分明,關頭穩紮。
十 九
做人的大體不離菩提心,聲容寬朗意安暢;為人的大膽不虧菩提願,德量恢宏氣壯盛;度人的大軌不越菩提行,步履穩挺眼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