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016.gif (12515 bytes)

陳參權             

 

前言

這篇短文旨在恭讀印順導師所著「妙雲集」中的幾本書後,在思想知見上試著整理出一個針對如何抉擇佛法之概念,而藉以為往後研讀佛法的前方便。其中幾乎所有重點的集句、引文均出自印導師的書中。在此,僅是依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將諸重點貫穿結合,以另一個形式表示出來。這充其量只是作為自己的讀書報告而已。然而,另一方面也期能因之廣收「拋磚引玉」之效,而在爾後有更多更深入的文章出現而饒益學人。

治學辦道循次第 聽聞佛法貴抉擇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係中國古人為學次第所賴之篇章,這一「知所先後」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無論治學、辦道莫不如此。「知所先後」是說非但要了「知」諸事物,而且要知所「先後」——次第。修學佛法當然也不例外,聞、思、修是個次第,其中之「聞」並為「思」與「修」之基。聞法的形式從釋尊傳法時的口授教誡,逐漸演變到今日的多媒體形式——書籍、錄音帶、錄影帶、電腦等。近代科學發展迅速,古代「一經難求」的情況已不復存在,特別是近幾年來電腦尖端科技的高速發展,要聽聞佛法只消打開電腦,無論使用光碟片、電子佛典或逕上國際網路各佛藏網站,浩瀚法海可任遨遊。佛法無邊,法門無量,許多有心向學者在知見的修學上更因此常嘆不易抉擇。釋尊示寂後,從迦葉尊者領眾在王舍城的第一次經典結集,到四百多年後迦膩色迦王發起的第四次結集所完成的經典已可說是浩瀚無邊。加上後來又由諸菩薩、高僧、大德等立著許許多多的論述,雖非全數東傳來華並經譯為中文,不過就僅如此,常人窮極一生亦難罄讀,況復甚解?

深解人間成佛義 自證化他佛本懷

初涉佛法的人首先生起的問題常常是:佛是什麼?佛完成了什麼?佛教導我們做什麼?為什麼?有關前三個問題,古來經論多有詳述,學人較有機會接觸。在此擬就佛「為什麼」說法作一探討。釋尊成正覺後,鑒於其所悟之緣起正法「甚深甚深」,當時一般民眾不容易接收,曾經有過是否傳法的思考。是以乃有「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之嘆。惟基於悲心,最後乃決定由淺入深地宏傳其所證之法,先由方便而逐漸導入真實。由此,我們可以從佛陀的自成正覺,及其傳法化迪有情的兩個事實上了解到「學佛」的內涵存在著兩個目標:一、不但要學佛證其所證,二、更要學佛欲令眾生亦證之精神——任缺一項,都是不圓滿的。印導師曾經說過:「深信三寶應從正見中來,依正見而起正信,乃能引發正行而向於佛道,自利利人,護持正法。」如實了知佛陀自覺覺他的本懷是正見的第一步。把握了這,對於下來不同法門的取捨將有莫大的助益。

法本常遍佛創見 契佛本教當闡發

法,是由釋迦佛所創見並傳布的。佛說是「法性,法住,法界。」——約體性言,是本來如此的;約時間言,是恆常如此的;約空間言,是普遍如此的。釋尊又說:「我所說法,如爪上塵,所未說法,如大地土。」佛法本是無法盡述的。準此,便能了解佛法是應該以釋尊的本教為根源而予闡發的,可以觸類旁通的。又,佛為不同眾生煩惱習性所說的法有些是有適應性的,也不是一定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是以佛法無邊,學人是必須要抉擇、洗鍊,並依釋尊本教適當地闡發的。什麼是印導師所要弘揚的法門與宗趣?在佛教的探討上,印順導師遠自印度文明的發展開始,順序而下而依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及不同人文背景等各方面明辨佛教的流變,完成了「印度之佛教」、「印度佛教思想史」等書。另外較近的「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更可以說是篇綱要。印導師在該書首頁即重申其思想:「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天化之機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歟!」今就這三期之所各重試作一番探討。

樸質親切佛法僧 究竟解脫法住智

印導師對印度佛教史所作的分類計有三系說、三期說、四期說、五期說等。前述印導師思想一段文是綜合三期及五期說的。所謂三期是說:佛法、大乘佛法、及秘密大乘佛法。五期是說︰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後期大乘、與秘密大乘佛法。(其中關係將另列表於後)該段文第二句說的「中期佛教」在「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一書說明是指初期大乘。佛教思想的流變是漸趨的,是以我們可以理解到該段文另所謂「根本佛教」應該是從原始佛教涵蓋到部派佛教;而「後期佛教」則自然是從後期大乘延續到秘密大乘。這一認知在爾後對於佛法的抉擇是相當重要的。初期的佛法是淳樸的、親切的。淳者,厚也,是深厚、豐富的意思。樸者,直也,無飾也,是平實、究竟的意思。釋尊由人而佛,從根本的、甚深的緣起法啟迪大眾而逐漸導向解脫。在這一期釋尊教之以無常、苦、無我等法,所特重的,是依法住智而得解脫。初期的佛教,可以說是一種紮根教育,有如大樹之根,是往後樹幹枝葉蓬勃發展之所依。

實知緣起不共世 見法如幻修三心

緣起法是甚深的,是不共世俗的。佛滅後經過幾次經典的結集(及促成結集之背景因緣)加上當時佛法的傳播,乃至於部派的分化,慢慢形成了思想偏重不同的學派。「大乘佛法」約於西元前一世紀中逐漸興起。依內容先後不同又可分為四期說的第二期與第三期,即「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這「初期大乘」就是印導師思想上所述「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中的「中期佛教」。這一期佛教所重的是空、無相、無願——是以般若為導的深廣菩薩行。以般若為導是說深解「緣起性空」深義,知一切法如幻如化;深廣菩薩行是說其修行主要是依菩提願、大悲心,與空性見之般若智等「三心」行六度、四攝等法。菩薩道本是立基於解脫道的,所謂「立本於根本佛教」也就是如此。原來中期佛教所重的般若與根本佛教是無分別的,只是在這一期加強了菩提願、大悲心等利他的思想。發之於內的,非但要「解」得透徹;形之於外的,同時也求「行」得圓滿——深觀廣行,這是菩薩學人所應力行的。

不偏大小通大小 重天輕人應慎防

佛法本無大乘小乘之分別。有的只是因時、因地、因眾生的習性而因應的方便(方法)。大乘佛法與初期佛法之差別,是在解脫道為重的思想上再加強菩薩道而已,本質上不但不是偏大輕小,而且是通於大小的。只不過是不求自先解脫再回來做利他的工作,而是隨分隨力、隨時隨地在利他中同時完成利己的。這修菩薩行,普濟有情的歷程中當然不能缺少因應的方便,只是對方便的真義是應該如實了解的,而對方便的取捨是應該要有所斟酌的。大乘佛教發展到後來漸漸有重天輕人的現象,偏重於常、樂、我、淨之妙有之說,這才有「天化之機應慎」之警語。

善用方便不神化 順世人心契正法

方便,是善權、巧暫的意思,是相對於真實法而言的。要求上是要具積極意義的。方便是一種導人向上的正確方法,其使用必須把握不使偏離基本原則的,否則,也就不稱之為方便了。這基本原則就是要激發人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乃至證無上解脫道。若不求甚解地將方便以為究竟,便是顛倒了!佛教從後期大乘佛法之末,逐漸地從唯心為導的「如來傾向之菩薩分流」演變為「如來為本之天佛一如」而大開方便地融攝了天化的修持法門,使令佛教離根本佛法越來越遠了。印導師這才道出:「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這句表面上看起來是含蓄的話,內裡是含藏著若干無奈的、(大)悲情的。縱使印度佛教衰亡的史實凸顯出「圓融神秘」的佛教無法住持正法的殷鑒,印導師還是以正面的、積極的、鼓勵的語氣,對於後期佛教中能契理契機的方便法門有個確許。

結 語

印導師將印度佛法之流變,以人的一生喻如:誕生、童年、少壯、漸衰而老死。現綜合以上並比照附表,對於「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一段文所提針對三期佛教的取捨,我們可以了解到應該是要有輕重的,不是簡單地一而三等分的。其中尤應以「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為要。印導師在「佛在人間」一書也曾說過:「提倡純粹的人菩薩法,即由人發菩薩心,以悲智普濟一切有情,直趨無上正等菩提,應著重中期佛教,而脫落天化的傾向。」 代表少壯的中期佛教是適應過、現、未三時的人菩薩法,是我們必須讚揚、宏闡、體見的!

附表

 

三期 佛法  大乘佛法 秘密大乘
四期 佛法 初期大乘 後期大乘 秘密大乘
五期 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 初期大乘 後期大乘 秘密大乘
人生 誕生 童年 少壯 漸衰 老死
思想 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 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

(天化之機應慎)

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
引文 說明
一、 初期佛法的時代適應性,是不能充份表達釋尊真諦的。
二、 童真,充滿活力,是可稱讚的,但童真而進入壯年,不是更有意義嗎?
三、 初期大乘是菩薩道,不離佛法的解脫道——般若,只是悲心要強些,多為眾生著想,不急求速證而已。
四、 我尊重童真般的佛法,也讚揚少壯般的初期的大乘佛法。
五、 佛法的漸失本真,在印度由來已久,而且越到後來越嚴重!
六、 壯年而不知珍攝,轉眼衰老了。老年經驗多,知識豐富,表示成熟嗎?也可能表示衰 亡。所以我不說愈古愈真,更不同情於愈後愈圓滿、愈究竟的見解。
七、 如後期大乘的如來藏……如知道這是「各各為人生善悉檀……能激發人發菩提心,學修菩薩行,那就是方便了。
八、 只要確立不神化的「人間佛教」的原則,多有可以採用的。
※引文均摘自「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nat02bt1.jpg (1554 bytes)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