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122.gif (13088 bytes)

仁俊             

因果觀行分明:安得下來,發得開去,培得充分。因緣理事體持:學得清淨,作得誠懇,(奉)獻得貫徹。

真結緣的開始:菩提心緣人不緣己;大創緣的開始:菩提願化怨更敬怨;默契法的開始:菩提行學有而趣空。

最有膽識的人:不怕煩惱,不戀惑業,壯壯闊闊地進出人際;最肯犧牲的人:不惜所有,不計艱窘,忍忍默默地覺會聖道。

菩提心成為三業活力之策源,出生入死的活性,醒醒振振如風流大海;菩提願成為三界造根之動能,捨己濟人之動機,肯肯決決如(智勇)猛將赴陣(不疑不懼不退滯);菩提行成為三世帶路之導光,轉染成淨之導智,切切實實如觸悟法性。

佛法學上了路的,就很少為自己說話了,心安理得面目明;人際(中)用熟了(正)智的,就時常為他人著想了,意健身敏(捷)志神旺。

久貪者,其志性必痲痺昏庸倒亂;久瞋者,其身心必熱惱躁急暴惡;久痴者,其知行必狂悖沉墮黑暗(難了脫)。

大菩提心見得明切、發得牢韌、用得肯決,增上得無間相續,逆順安危與苦樂毀譽之際,都這麼沉沉穩穩地活著、做著、驗著,則能從凡俗知見作為的翻轉中,步步踏實也念念分明趣向、邁入大菩提道。

我們最急需的一種神通:智慧用得活脫通廓,蕭然無寄,坦然施設;我們最必需的一種人通:慈悲發得增續貫徹,決然斥慳,惻然照拂(先拯怨害己者)。

最有心的人——菩提心警呼得不忘眾生苦,立捨己樂立拯苦;這樣的立捨立拯,成為自然性格,做的驗的一直果果決決,就沒什麼掩蔽執取的心計了。

直趣解脫的唯一要著:正見中不縱一念情著,聞熏寂滅,不墮玄化;深發菩提的第一主因:(空)淨行中對治無始命愛,振策悲愍,永不怯化。

十 一

從什麼處發心?菩提心深厚得不低估任何人,眼界高遠意寬平。從什麼處立(常念常現常不匱)願?菩提願真切得能奉獻所有物(財法盡施不吝祕),胸懷坦曠智默虛。從什麼處起行?菩提行明決得不耽著一切(善惡染淨)境,志神健邁步穩正。

十 二

直會有為因緣,不執自性,不犯有漏因果,深治妄識,志行與意念,都這麼把定、踐遵得平實穩牢,心目中的三寶與眾生,才能成為新光明、新佛種,新得透底脫邊,虛默澹寧沒做作。

十 三

這個世界最急需的兩種人:活性的智慧把人做得灑灑脫脫,身心整潔不倒亂;決性的慈悲,對人用得篤篤切切,神態雄和能振荷,入世能迴施大福德,出世能展放大光明的,起心動念與接人待物,無不是這麼自驗自覺,自勘自助;我們亟應以此四自試煉啊!

十 四

什麼人心不藏惱,臉不暴怒?菩提心成為最熟悉的心,一片溫潤明厚。什麼人願能遮私,膽能鎮怖?菩提願成為最果毅的願,一致銳決澹寧。什麼人行必為世,事必歸公?菩提行成為最通廓的行,一味淡真淳樸。

十 五

正知見明擇得不雜一念世俗情識(本體生現象),智思察悟得不墮斷常一異,不諍人我長短,安持得的的正正,淨了得離離落落,利名榮辱不著意,明暗一致能見(一切)人,世尊的教授(教誡)——世出世正知見,入門處,大抵如此。

十 六

最能發光發熱的心眼,菩提心懸在眉稜上看(護)一切人;最能化恨化瞋的(大)願(宏)量,菩提願置於胸門前(敬)待(喜迎)一切人;最能展手展足(不倒不滯不偏)的行力,菩提行襯在日常(語默往來)中學一切(大菩薩)人。

十 七

靜中明得不落無記,不失正念,人格的理性寧寧穩穩,則能奠固「自覺」、「自安」、「自依」之基;動中正得直絕無義,能汰妄識,道業(中)的理智(察照)精精嚴嚴,則能承當「法印」、「法持」、「法依」之囑(累)。

十 八

瑣語:以淨智作為您最新的眼睛,看穿了世間幻象,提振著出世行願,身心中的智光與悲潮,就會騰湧出無盡之熱,開豁出無際的曠平前程,喜奮寧暢中活得光天化日,作得氣健志壯;您一定能做成這樣的人,只須您當下發願,無間策願、增願、償願就行了!

nat02bt1.jpg (1554 bytes)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