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中的修行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辜隱 |
師:最近學佛修行情況如何?
生:雖然也想不起煩惱,但總是有諸多事情煩心,比如說工作不順利、人際關係不佳等。用佛法來解除煩惱,有時候有用,有時卻沒有用,學佛真是那麼難嗎?
師:什麼時候有用?什麼時候沒用?
生:如果事情少,到道場聽經、念佛,或在家裡靜坐、拜佛,覺得內心很平靜;可是一碰到事情就「破功」了!不知是怎麼回事?
師:修行是整體的,包括戒定慧三學,不但是靜中修,也要動中修,要修定也修慧。你的修行偏在修定,比較缺乏修慧,慧學也是只有聞慧,而欠缺思慧和修慧。
生:如何動中修?如何修智慧?
師:以「四念住」法門來說,就是一種很好的動中修的方式,其中的法念住更是修智慧的重要方法。
生:「四念住」我也知道一些,但或許是不得要領,後來就沒學了。
師:你所知道的「四念住」重點在哪裡?
生:不太有印象,大概是說要動作放慢,專注身體的變化,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分析苦的原因等等,可能是沒有透徹了解,也沒有按部就班地修,後來就中斷了。四念住法門是否確實可以滅除煩惱?
師:『雜阿含經』說:若人修習四念住,當得解脫煩惱,問題是要正確無誤地修習,精進地修習。
生:我想好好修四念住,該如何修?
師:四念住就是如實了知身、受、心、法,你可以詳細研讀經典和相關的開示,更重要的是,要把它用在實際的生活裡,讓自己感受到喜悅和自在。
生:在修持上有什麼要領?
師:四念住法門的特色之一是可以動中對境修。譬如你在工作上遭遇到不順心的事,開始不高興,先不要將注意力放在到底是誰或什麼事惹我不高興,要找機會內觀,愈快愈好,不要拖延,像錄影帶倒帶一樣,檢視自己身、受、心的變化過程,例如:我在觀念中認為掃地、倒水是卑賤的事,主管居然用命令的口氣叫我掃地、倒水,我是大學畢業生,作這種事太丟人、太沒出息了,所以心生不悅,身體緊繃,臉色難看。覺察這些身心的變化之後,就開始修法念住,體會整件事和身心的變化不外乎因緣和合、無常、無我的,「我是大學畢業生,掃地、倒水,太丟人、太沒出息」這些觀念是不符合緣起的知見,清除這些知見,隨順因緣,心中自然平靜下來,不再起煩惱。
生:原來如此,以前總認為先把心「清淨」了,心性光明以後就自然沒有煩惱了……。
師:理論上沒有錯,但忽略了心境相依、理事相應、動靜交替的緣起現象,在修行上會陷入禪定、唯心的陷阱而不自覺。在面對境界、事相中觀照自己的心態、觀念,再以佛法的真理來自我淨化,這是實際而有效的方式。
生:那麼,靜中修有用嗎?
師:靜中修還是需要的,在靜坐修定時,若雜念來時,不要理它;但在修智慧時,雜念如滋養植物的糞肥,不要丟棄它,反而要利用它。面對雜念的正確態度是不迎不拒,進而如實觀照它的真相,因為它的浮現正可以顯示自己內在的渴望、憂慮和恐懼,這些都需要用智慧來化解,而不是僅憑定力以石壓草式的處理。這就是定慧等持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