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國達 |
任何觀點都只是「想蘊」的運作,都只是應機說法的方便,真實是無法言說的,所以,「差異」是可以改變,可以統合的。但是統合並非統一,見解一致只是假相,只是暫時的,因為「一」也仍然只是「想蘊」的運作的一點而已,實相中,既無「一」,也無「異」。 『中論』偈頌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不一不異可說是八不中道的重要一環。一與異,是人對兩件事物作比較,所得的結論,不是一(相同、同一),就是異(相異、差別),但以中觀來觀察,一或異只是在某種比較標準或前提之下的認知,而非絕對或一成不變,而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例如:由「一」粒種子,長成「一」棵樹,有很多「不同」的分枝,和千百片形狀「不同」的葉子,結了「眾多」的果實,而每片葉子、每顆果實的生物結構都是「同一」的。一或異,只是在全體的因緣中,依照選取的角度而顯示出來的,並不是實質的存在,所以是「不一不異」的。 又如:我們認為小時候的我和現在的我是同一個人,這是一,但是體型、思想、行為卻又是不同的,這是異。當我們遇到知音、志趣相投的人,則又覺得是「同道」、「一條心」。認為從小到大是同一個人,是站在延續的立場說的,認為小孩的我和大人的我不同,是站在身心改變的立場說的,而同道,則是站在志趣、想法相同的立場而說的。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真實的一或異,是在有了世俗約定的認知架構下,才方便建立「一」、「異」的概念,並發展出語言、文字的表述。 即使在佛法中,也是有一與異的顯現,「同一」實相,因契應於「不同」的根機,而出現「相異」的教法,同「一」真相,因為認知的深淺而有究竟與方便的不同理解。例如有人主張「一切法空」,有人則認為「空有不二」,如果執取任何一種觀點,事實上這表示他並沒有澈底體證空性,所以才有諍論,如果不執取任何一種觀點,說空而不著於空,空亦復空,假名為「畢竟空」,則沒有過失。若以「空有不二」則意指畢竟空即是因緣有,不執空不執有,「中道實相」不可言說,這樣說也沒有過失。 反之,如果執著空而否定因果,無信無戒,則成惡取空。如果以為有一個實體的「真心」「妙有」才是究竟,則連對空也沒有正確認識,錯以空為「無」,別有本體,這是不明白緣起幻有即無自性空的勝義,若執持這種觀點,而不能通達真實,言說無礙,即流於自是非他的宗派之諍,永無寧日,既不能增長智慧、慈悲,達到寂靜、自在和喜悅,也沒有能力幫助不同觀點的人。 中道的不一不異才是不落兩邊的正法,不因說空而破壞世俗假名有,空得太過頭(矯枉過正);或是說妙有而認為有些空,有些仍然是不空,這是不及(不澈底),空與有,既非一也非異,法相有不礙法性空,法性空不壞法相有,這是中道第一義。 任何觀點都只是「想蘊」的運作,都只是應機說法的方便,真實是無法言說的,所以,「差異」是可以改變,可以統合的。但是統合並非統一,見解一致只是假相,只是暫時的,因為「一」也仍然只是「想蘊」的運作的一點而已,實相中,既無「一」,也無「異」。 那麼,真實到底是什麼呢?真實是不可分割、沒有界限的,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樹木、魚蟲鳥獸等大自然的現象,親子師生、朋友同事、同鄉同道等社會關係,聚散離合、成敗得失、恩怨情仇等人間百態,以及行住住臥、喜怒哀樂、思惟推理等身心反應,一一皆是無自性,沒有絕對區隔的,豐富多彩的「異」和相似相類的「一」都只是因緣和合、相依相待之中的假名施設而已,可以說:一、異只存在於內心的認知架構之中,並不是實質的存在。 在日常生活,「不一不異」的理論又要如何來應用呢?以佛法對人心的分析,煩惱的根源在於「欲」與「見」,而在社會層面上,不同的利益、愛好、思想、見解往往造成紛爭,所以有人就以為只要利益、愛好彼此一致,思想、見解統一,就可以達到世界和平,殊不知,人與人的差異性是無法抹殺的,這是由因緣所生,不能以強制性的利益分配和思想灌輸來達到目的。尊重差異、溝通分歧才是處理差異性的正途,因為以佛法的智慧來觀照,差異並非絕對而固定的。 就以對一般事務性的觀點來探討一異的問題,甲認為計劃A是最佳選擇,乙的看法卻認為計劃B才是最好的,而A、B兩案只能選擇一案來進行,那麼究竟如何是好?在表象是相異的兩種作法,但要以智慧來觀察這相異並沒有絕對性,只是背景因緣的差異而已。然而事情的成敗往往繫於決策的正確與否,折衷式的中間方案也許可行,也許根本不可行,A、B兩案各有其考量的重點和優缺點,經過充份討論、考量評估之後,再作決定,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即使自己的意見沒有被採納,也不必堅持己見。 A 、 B兩案都不是絕對完美的,若照A案執行,發現效果不如理想,很可能改行B案,這就是變通性,能以真實狀況為依歸,而不執於其中任何一種意見,就是智慧的表現。又如,在同儕團體中,也有「認同」的問題,因為不同於群眾、沒有歸屬感而有隔閡,感到孤單和不安。例如參加旅遊時,大家都是攜家帶眷,只有自己是未婚單身,覺得孤單落寞,只因為跟別人不同,而認為自己和別人不是同類,內心放不開。如果自己打破「一、異」的定見,「跟別人不同」只是自己的想法,不要有這樣的分別心,視別人如自己的兄弟姊妹,打成一片,也多關照長輩和晚輩,旅途將更為溫馨,怎會覺得孤立呢?相反的,有時也會覺得什麼都跟別人一樣,未免太平凡,總要有一些超勝、優異之處,才足以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因而一味地追求出人頭地、修練超能力、甚至不自覺地以奇言異行來凸顯自己,這又是對「異」的執取,當然其中也引生了我執我見,不能安於平凡,也是一種由缺乏智慧所產生的心病。 當知:一、異是自然的呈現,皆是如幻如化,與人相同又有什麼不好,不執取異為美好,心就會平靜下來,智慧不假外求,當下觀照自己的不安而看到真相,這樣就是般若智慧啦! |
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