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712.gif (13414 bytes)

持戒不但能保住人身,不墮三惡道,還能積集菩提資糧。

黃 國 達        

 

許多人學佛修行很容易惑於玄奇、追求感應; 然而,真實的法常常是在平實中顯現其珍貴,淺顯的法其實有時很實用,艱深玄妙的法反而容易走冤枉路!佛陀時代原始佛教注重實踐,沒有哲學化的傾向,修行證果者很多;而後期佛教理論精密完備,修行證果者反而稀少了。在佛教的流傳中,樸實、平淡、有效息滅煩惱的法,似乎被人輕忽、遺棄了,反而迷失在龐大的佛學知識、形式化的儀軌唱誦和刻板而缺乏生機的枯禪之中。在戒律的修持上,不是死守教條,忽略戒律的精神,就是荒廢戒律,染著世俗的欲樂。如何才是戒律的中道如實正見呢?

在佛法中,戒定慧三學是最根本的修行綱領,而戒律不但是五乘共法(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也是佛道的基石。持戒不但能保住人身,不墮三惡道,還能積集菩提資糧,所以絕非輕微的小事。不過,在實際的修持上,卻也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用心來釐清。

佛法在人間,戒律的制定有其時空的背景。 佛陀初轉法輪,比丘們如實知見色、受、想、行、識等諸法一一皆是苦、空、無常、無我,心不染著,即能自知自證涅槃寂靜,離生死苦,得自在解脫,可說是提起便行,乾淨俐落。從聽聞正法、專精思惟到法隨法行,以至於次第證果,是直捷了當地到達的。當時,只有正語、正業、正命等原則性的自律、自制,而沒有詳細的戒律規條。但是,隨著僧團的成長,僧眾人數日增,程度參差不齊,有行為不端者,或障礙修道或招致譏嫌,因此隨事而制戒,這是戒律的緣起。

佛滅之後, 部派分派,初因於戒律的開遮持犯的解釋有所爭議,如上座部認為只有佛陀可以制戒,佛弟子應一律遵守,不應更改;而大眾部則認為「小小戒可捨」,只要不障礙修行,一些屬於生活規範,而不違背道德風俗的律儀可以視因緣捨戒。到了大乘佛教,更發展到攝善法戒、菩薩戒,戒律不再只是不傷害他人、幫助修行、護譏嫌、僧團和合的功能,還加上弘法、度眾、攝受眾生的大乘精神。

由上分析,可知戒律的原意是「防非止惡」。在定慧還沒有成就之前,藉由具體的戒條,實行預防性的保護措施,行為節制,可以達到行為上的淨化。

尤其在現代開放社會裡,資訊泛濫, 廣告充斥,金錢遊戲、煽情、暴力等社會事件,隨時都在挑起人們本能的欲望,各種感官的刺激也一再地誘引人們做出越軌的事。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如果一個學佛者定慧力還很薄弱,是很容易障礙修行的。這時,持守戒律就是十分必要的「防護網」,使得學佛人不致在定慧力成就之前,禁不起六塵境界的誘惑,道業就被毀壞,那就太可惜了。

如果不慎誤犯戒律,該怎麼辨呢?是否就自認為是「業障深重」,因而放棄修行呢?依佛法說,應當誠心懺悔,知所警惕,絕不再犯,就能重新出發,精進修行。

但關於這一點,目前的情況與佛陀時代相較有著很大的不同。佛陀時代有六和合的僧團「戒和同行」,不但每半個月要集合誦戒,也進行羯摩。僧眾有違犯戒律的,要當眾懺悔;若不當眾懺悔,其他僧眾可以糾舉。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由懺悔而得到淨化,即不應再活在悔恨之中。佛陀時代解脫者很多,和合的僧團和戒律是很重要的因素。

戒律的類別,依四眾身份而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及在家戒(優婆塞、優婆夷)。而大乘佛法的菩薩戒則是通於出家、在家的,就以在家眾的五戒來說,這是佛弟子所應共同遵守的:

一、 不殺生:不要為滿足自己的欲望或仇恨而殺害眾生。

二、 不偷盜:未經別人允許的東西,不要任意取用。

三、 不邪淫:在家眾不可從事夫妻之外的性行為。(出家眾則完全戒淫行,修清淨的梵行)。

四、不妄語:誠信不欺,不搬弄是非,不謾罵,不花言巧語。

五、 不飲酒:飲酒會失去理智,依此類推,現代的各種毒品、迷幻藥等均不應吸食。

另外,有人執著「一切法空」,或誤解「煩惱即菩提」,落入「惡取空」或「狂禪」,認為可以任性而為,不受戒律的約束,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真正開智慧而見到緣起的實相,是不會再因內心的妄執而毀犯戒律的;戒律不是外在強加的束縛,而是自發性的自律行為。即使習性一時不容易改變,也會盡力而為,不會以任性為自在,將自律自制視為壓抑。 壓抑是指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心理的扭曲反應;在智慧的觀照之下是不再有壓抑的。可以說,自律自制是覺醒的行為表現,它與外在的制約是截然不同的品質,怎可混為一談呢!

戒律的精神除了防非止惡之外,延伸其「正行」、「端正法」的意義,如八正道中的正業、正命,就是要盡自己應盡的本份和責任,例如:在家庭、學校、團體、工作場所、社會、國家中做好自己的責任、本份,遵守公共秩序,不製造髒亂、公害,這些都是現代人的廣義的道德、戒律。

此外,也要有惜福、惜緣的修養,因為每一件事物都是可貴的因緣。明白這點,就會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愛惜物品,愛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珍惜自然資源。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緣份,也要珍視,多結善緣,避免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或脾氣暴躁,而破壞彼此可貴的因緣。

在日常生活,現代人常常任性而縱容自己的煩惱,不知節制。有些人在碰到難題時,輕率而衝動的想要自殺,或用離婚、開除或脫離關係等激烈的反應,逼迫對方,這些都是沒有珍惜因緣、自我節制的。這需要冷靜、理性地處理,耐心溝通,互相理解對方的立場,多一些慈悲、愛心,彼此多為對方留些餘地,也就不致於發生嚴重的衝突的。

戒律雖是規條式的,其內涵卻是道德與慈悲。不但消極地不害他,更要積極地行善利他。「以己度他情」、「將心比心」是道德、戒律的心理層面的基礎。被殺、被盜、被淫、被欺騙是很痛苦的,自己不希望受到這種傷害,所以也不要以殺、盜、淫、妄去傷害到其他人。自己希望得別人的關心和尊重,所以也要去關心、尊重其他人,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發乎慈悲心的持戒,有時雖然違逆自己的「惡念」、「習氣」,卻也正好可以降伏我執、生起無我的智慧。能常常多替他人著想,善心、善緣、福報自然增長。戒律中蘊含慈悲和智慧,這就與大乘佛法不謀而合了 !

持戒的更高境界,就是眾所周知的六波羅蜜中的「持戒波羅蜜」,這是由般若空慧為導引的修持。持戒而沒有我相、戒律相的分別執著,這不是持戒之外另有「波羅蜜」(到彼岸)可得,而是明見緣起無我, 而自然地合乎行為的軌範,不假造作的清淨行呢!這是自然成熟的覺醒心行,學佛者能行「持戒波羅蜜」,即是體現空有不二的中道正法了!

nat02bt1.jpg (1554 bytes)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