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因緣觀的實踐

                                                                                辜隱

 

  同修甲:近來怎麼修行?佛法上有什麼心得或心境和我分享? 

同修乙:近來我用因緣觀修行,在行住坐臥上觀一切因緣和合無自性,只覺得內心愈趨平穩,對

    事情看得比往常清楚,也愈來愈能接納周遭的一切。 

同修甲:能不能舉幾個具體、實際的例子說明? 

同修乙:好的。前幾天和一群朋友聚會,大家暢談時事,正在我意氣丰發,對某事大放厥辭發表高論  的時候,在場有人說:「好了!好了!我想聽別人的看法。」我先是愣了一愣,然後當場閉嘴,心情的波動很小。要是以前,我會覺得這人怎麼這麼沒禮貌,覺得自己不受尊重,或者話沒說完,如骾在喉,難過得很。現在有人喊停我就停,因為我明白談話也是隨因緣而進行的。又昨天下午出門忘了帶傘,遇到西北雨,手上提重物,一路走回家,淋得像落湯雞一般。以前遇到這種情況,總是忍不住對自己生氣,怎麼如此健忘?現在明白忘了帶傘偏遇著傾盆大雨也是因緣和合的,不能完全由自己決定,既然發生了,就接納它吧!回家後,洗頭洗澡,煮一碗熱湯喝喝,也就沒事了。 

同修甲:這樣接納事情是不是很無奈? 

同修乙:因緣本來就有它的軌跡,如果如願,那只是因緣具足成就而已!如不能如願,也要心意平氣和的接受,何須無奈?其實生活中,無奈或其他種種對人對事的情緒,只不過是自己一廂情願加上去的想法和感覺而已!

同修甲:這樣的人生態度會不會落於消極、被動,我們難道不應改變因緣和創造因緣嗎?

同修乙:因緣觀是如實觀察事物真相的智慧,不落於消極、被動,也不執著於積極主動。做得到的盡力為之,持著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態度,譬如園丁種樹,用心灌溉、施肥,至於樹苗何時成長茁壯,那是因緣的事,不須去操心! 

同修甲:您什麼時候開始用因緣觀來修行? 

同修乙:我學佛十幾年了,聽了很多佛法,讀了很多佛書,精進的時候,每天做功課數小時,但還是改不了自己的壞脾氣,也常陷在情緒中無法自拔。不斷地告訴自己:「學佛人不可以生氣」,但是沒有用,真是苦惱極了。兩年多前,學著用因緣觀和身念處的方法修行,慢慢地覺察力加強了,一發現煩惱,立即用因緣觀來觀照,煩惱的時間就縮短很多了。最近似乎更熟練了,遇到一些小事情,直覺地知道那是因緣和合的,就心平氣和了! 

同修甲:修得不錯嘛! 

同修乙:不,這只是剛起步而已,事實上,我的習氣還是很重,有時也會忘失正念,情緒失控,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但比起從前迷失方向,現在認得修行的路,當下就放心多了!

 

同修甲:聽你這樣說,因緣觀的確很有效,可是,不少人懂得一切緣起因緣和合的道理,煩惱卻仍然一堆,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同修乙:以我的經驗,熟練很重要,如果不熟練,在煩惱現起的時候,會被煩惱障礙,這就需要強化定力,保持正念的功夫了,所以平日需要一個修止的方法,止觀相配合,才能在實際生活和具體事物上隨時隨地用心觀照體會。此外,我覺得要有強烈學習佛法的動機和決心,不論做什麼事,從事什麼職業,都必須把學佛奉為此生最高目標,如果像社會上不少「學佛人」把學佛當做一種自我裝飾,一種時尚或一種高尚的娛樂,是很難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