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聞法 與 菩薩行(二)

繼如法師講於佛法度假

智妙法師記錄

 

(f)四事之教--- 無常、苦、空、無我

(i)教法中最根本法門

        「初善」--諸惡莫作、「中善」--眾善奉行、「後善」--自淨其意,是佛陀教法中最根本法門,涵攝了整個修道過程,佛弟子從初發心乃至入道、修道,不管是在法、義上,都是以此為依、為饒益,從此處下功夫。

(ii)以無常、苦、空、無我為道心,入道、修道、證道

        無常、苦、空、無我之理,說明了眾生身心以及身心所受用的境界實在不安穩,無論是生理的、物理的或心理的,始終是變異而不得自主,肯定生命所面對逼迫苦的事實,由此而發起道心,尋道、悟入無我的空理,這是聖人始終證得最根本的真理,我們求道也如此不二。

(iii)義饒益,法饒益,法梵行饒益之法

        釋迦佛一代時教的開展,無論精簡的說法或詳細的義說,甚則教誡梵行的指正,無非淨化我人身口意三業。從初發心,諸惡莫作--戒以淨身口,進而提昇、警覺自己的情緒、情操與情意,以至穩定--定以淨塵欲(穩定者,因為見到世間無常、苦、空、無我的事實,內心漸次能平靜、厭離物欲、情欲等妄動的意念),然後,進入後善的階段,自淨其意--慧以淨知見。如此次第引發智慧,自我審察,從此有了一番新的覺知,依此修正過去錯誤的知見和行為。

(iv)與其他宗教不共之處

        修道,簡單地說,只是知錯能改而已;深刻地說,無常、苦、空、無我四事之教是人類生活性、宗教性和知識性最徹底的說明。為什麼?因為世間一般的學問、文化、知識以及宗教所說的,無一能透脫時空的限制。例如,某一特定時代生活上所通行的事物,經過年代的變遷,就行不通了;又如某一宗教的思想信仰,由於知見上的偏差、片面或不夠圓滿等等,並不為其他宗教所認同。惟有佛法的四事之教能通過知識性和生活性的考驗,並達到宗教最高的要求。因此,我認為,四事之教是對宇宙人生最徹底的一種教說。依此教說,能令人的生命超越時空、民俗文化傳統、個人、社會、世界的障礙,是適用於一切人事時地的道理,也就是所謂的「道」或「理」。實行時,整個過程是道,達到內證是理,是智慧。後代佛弟子為了解說「四事之教」,產生了許多「法說義說」。

三、法說義說

a).佛語是:應時語、實語、義語、利語、法語、律語。

        釋迦佛悟入無常、苦、空、無我四事之後,對弟子詮釋其中的真實性。根據『長含』171--15b記載,佛語是:「應時語、實語、義語、利語、法語、律語」,意味佛陀的言說俱是真實不虛,如法如律。佛陀徹悟後,思前想後,「過去世事,俱虛妄不實,不足喜樂,無所利益,佛則不記,或過去事,有實,無可喜樂,無所利益,佛亦不記;若過去事,有實,可樂,有所利益,如來盡知,然後記之。未來、現在,亦復如是。故知佛於初夜成最正覺,及後末夜,於其中間,有所言說,盡皆如實。」

b)凡斷煩惱與梵行相應者,必說。

        佛陀四十九年教化,以各種言論說法,總而言之,不離「法說」、「義說」兩大類。「法說」是法相、名相、術語的略說,如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五根、五力、七覺支等。「義說」通過對法的分別、內容、效用、各種功德、理論之建立,內涵的定義,盡其所能令學者清楚悟入法理,令眾生得益。

c)與人相處、相勸,當說的話

        佛陀為使弟子們得到法益,說法內容包括修行應離各種無義梵行的語言,也包括針對修解脫,深入禪定者而說的語言。例如『增含』卷43.4經記載佛陀對比丘眾的告誡:「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所謂論者;衣裳、服飾、飲食之論,鄰國賊寇戰鬥之論,飲酒淫逸五樂之論,歌舞戲笑伎樂之論......是佛告諸比丘曰:『止、止、比丘,勿作此論,所以然者,此論非義,亦無善法之趣,不由此論得修梵行,不得滅盡涅槃之處,不得沙門平等之道,此皆俗論,非正趣之論』」世俗娛樂之事,容易擾亂情緒,能令行者不得安穩,尤對禪修者影響至甚。

        佛陀又告誡弟子:「不應思惟敗行之論。汝等設欲論者,當論十事功德之論。云何為十:若精勤比丘,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汝等設欲論者,當論此十事。所以然者,潤及一切,多所饒義,得修梵行。」佛弟子修學,不易見己過,故應親近善知識,互相告誡教授,至得見道。

        『增含卷』434提及十事,實際上就是聲聞者的八解脫,佛弟子中滿慈子(富樓那尊者)證得阿羅漢,得八解脫,安住,為諸比丘所共稱譽。『中含』「七車經」記載:一比丘請教如何得說法清淨,滿慈子以七車為喻,「七車」,即「七清淨」,說法如七車之接力,一氣呵成。

        滿慈子道行清淨,對法體會清淨,善於說法,被稱為辯論第一。其說法具五種特點:1)次第說法,不踰越或簡略,以至意義不全,能言簡意賅,2)引喻緣由因果,並指點聽者,令明白義理。3)心存慈愛,希望聽者得益。4)不為利養說法。5)說法時避免與他人對立、衝突,不自讚毀他。

四、緣起法、俗數法、和第一義空

a)依俗得真諦,依真得解脫

        眾生不得解脫,輪迴不斷,皆因貪欲、瞋恚、嫉妒、慳吝等種種惡心態,不斷地在內心攀緣、盤旋,遇緣即生,佛法稱之為「惑、業、苦」,生死流轉從此而生。

        掌握了教法中最根本之要義無常、苦、空、無我的四事之教,正見世出世的緣起,正見不苦不樂之中道行(八正道),持戒得「心清淨」、「見清淨」、「無猶豫清淨」(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決不猶疑)、「行跡清淨」(緣起清淨,得見道跡,不見道跡前,不能增上)、「道清淨」(得見道的完整性)、「知見清淨」(對解脫的知見更嚴謹),最後獲得涅槃清淨。(如圖示)

        『阿含經』中有記載世俗法、空義和緣起的關係。雜含335「第一空經說」說: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增含六重品」第七經,也有相同的文句:云何假號因緣?所謂緣是有是,此生則生。中道立場所說的「此有故彼有」的緣起法,經中說是俗數法(世俗法),是就世間一切因果生滅的假名因緣建立的。即假名緣起以離我所、常斷、有無、一異等邪說。因離執而悟入的,是第一義空,故『中論』云:「如來說空法,為離諸見故」。緣起生滅法是俗數假名法,於中能離諸錯亂,便是第一義空。是正確不顛倒的世俗諦,能即此緣起法以顯示第一義諦,所以稱為中道。

        佛陀悟道後,和阿羅漢一般,以兩種眼光看世界:一、放大鏡的眼光,二、望遠鏡的眼光。修行人經過七清淨的鍛練,這兩種功能便愈見明顯,能微細地審察自他煩惱的生滅;一般凡夫肉眼不具備這兩種功能,縱有科學的發明,也無法徹見自他真面目。佛陀具足慧眼、法眼,能徹見宇宙真相;所謂真理,是佛陀所證得空義中得見緣起的關係。佛陀依世俗諦說世間真相如八苦,也依世俗法勸人生善。佛陀徹見眾生業力強大,能成佛利益眾生,也能成魔破壞眾生。「為人生善」是修道之始,包含各種對治之法,此乃世間法的必然性:必得先了知有我、眾生、如來,了解我、眾生、如來,方能懂得去惡生善。如果一個人,終其一生,能離惡向善,後世所生,必然全是善果成就。所以真正修學佛法之人是自度的,該做的儘量做,一輩子善業清淨,對前途則了無畏懼,如果徒知佛理而不知起而行,沒有累積善業資糧,對前途必然感到惶惑不安。

        佛陀開示苦集滅道四諦,苦集一切世法,互為對治;滅道出世二法,有修有證一切功德。南傳佛教在四諦方面有深切的解說與弘傳。

        緣起義甚深、甚微妙,涅槃義更深、更微妙。當時印度的大眾部,大乘佛教派系,對滅道二諦,研究得特別深入,了解「滅諦」唯名無實,即一切皆空(無我),一切皆假,修道者借假修真(清淨),既是一切無名,均可捨棄,唯有清淨能真實受用,才能於道中生起作用。

b).第一義空的超驗

        佛陀曾向弟子們證驗清淨、空義是遍一切處的,他曾說:Sanditthiko, akaliko, ehipassiko, opanyiko, paccadhang veditabbo. sanditthiko 意即你自己可以體驗到清淨,akaliko意即你當下可行可證。佛法不是談玄說妙,為善為惡,內心當即起反應;ehipassiko 意即他人能驗證,不能欺騙他人,因為有聖教量明示。openyiko 意即在身心中流露出清淨或不清淨的經驗,不淨者總是有漏,清淨者不受時空的限制,任何時刻,甚至睡夢中都能展現清淨意念。paccadhang veditabbo 意即有智慧者能親身體驗。

        智慧與知識不同,有智慧者透過自我反省與見罪,將深藏心底的過失吐出、捨掉。『阿含經』中說,修道弟子如不把深藏內心的罪過捨棄,則永遠不得解脫。我常想:佛法不深,其深在人,我們常常把煩惱深藏,千般思量,萬般籌措,只為掩飾己過;又往往只見他過,不見己非,這真是修行最深、最難之處啊!

        世間一般人學佛法,易於陷入Kalama Sutta (Kalama是村落名)所說的境界中,無法自拔:他人口傳,奉行傳統,正在流行的消息,宗教經典的權威,根據哲理,依據推理,預設經驗之談,根據邏輯,演說者的威信,他是你的導師。這十項原則雖有可信度,但不是絕對的,現在不詳加說明,應以不離梵行饒益為原則,再以深刻的思慮,抉擇法義的純淨,要不然,容易被世間的知識困擾,不能見法成聖,這是重要關鍵所在。

五.聲聞所成就

        多聞者(隨信行),如理思惟(隨法行),法次法向(信解、見道、自證),見法涅槃(慧解脫、心解脫、俱解脫)

        聲聞,意即聞佛音聲而成就之聖者,可分兩類:一、多聞者,學問不多,但有福報,出世時遇善知識,得聞清淨正法,從多聞中建立信心,稱「隨信行者」;二、如理思惟者,屬於理性行,稱「隨法行者」。不論那一型,都需具備覺察清淨增上法的眼目:隨信行者必須具備慧眼,隨法行者必須具備法眼,所謂「慧眼識英雄」「參方還需參方眼」。進一步說修行的證入,那是「自依、法依、不異依」的,聖人也只不過是授業、解惑的給予者而已,解脫清淨 。

        如來出世,明示清淨法義,遍一切處,為何眾生有眼不見,有耳不聞?證明無論隨信行或是隨法行,均有其緣起次第的趣入(法次法向)。今日大家有緣同聚,共同聆聽長老們的開示,是緣起;大家專心致意,縱然宿慧不足,不遇聖流,現生不具慧眼,不見英雄,不具法眼,不能覺察真理,一時不得成就,只要眼光遠大,不急於一時,不氣餒、不停步,奉此終生學道,勇往直前,堅決建立修學的決定性,慚愧向學,一切從學開始,有學則有進步,盡未來際,按部就班,再不回轉,必能成就無上佛道。

六、菩薩行

        我在第一天,曾說過一句話:菩薩行是冰火煎熬。為什麼如此形容菩薩行呢?因為菩薩行者歷劫修行,遭遇種種磨難,例如待人以誠,反獲鄙視;舉拔他人,反遭嫉恨,甚或打擊;與人交往,體恤他人,如冰火煎熬,畢竟風雨同路之人,世上確實稀少啊!但入法之深忍,又可讓人在般若禪定中體會冰之清涼,火之熱暖和光明,感受冰火的煎熬,自然與一般人不同,菩薩行者行菩薩道時,不是不知分寸,而是不留分寸,因為他具備了信智一如和悲智交融兩大特質:

a)信智一如

        菩薩行首先必須具備聲聞教的基礎,再從大悲心出發,行深廣行;如果菩薩不知聲聞法,不知法義法源,就不能稱為釋迦一代時教的佛弟子。從三乘共法來說,聲聞、緣覺、菩薩修學,都經過同一道次第。菩薩發大信心,起深廣行,行深忍而致知見清淨,稱為「信智一如」,這大乘菩薩的重要關鍵。有了決定性的信仰與認知,才稱得上真正的佛弟子,不再是一般的學者或信眾了,要不然,有信無智,增長愚癡,有智無信,增長邪見而已。南傳『四分律部』記載,佛陀對最初度化的比丘弟子說:比丘啊!為了眾生的幸福,為了眾生的利益,為了施與世間慈悲,為了人天的快樂幸福與利益,弘法吧!證明不論聲聞法或菩薩行,要發大悲心兼融攝佛法智慧,才能稱為善知識。『瑜伽師地論』卷廿五說圓滿的善知識住戒、多聞、有證解、具悲心、心不疲厭、安忍、無畏、善於辭令。又各以五種相,得身教善知識及言教善知識,為信心依止處:身教善知識威儀圓滿、安穩鎮定、無矯詐、無嫉妒心、節儉;言教善知識與人交談溝通、令人憶念正法、教誡修行、隨類開示、說法。限於時間,我現在只解釋圓滿善知識。

        「住戒」意即三業清淨。「多聞」意即博學,不僅對教義認識,由於悲心懇切,致令觸目間特別敏銳。「有證解」:意即能通達證得所修學生起的善法,有教義的證明,不但有教證,而且還能內證,印順導師『成佛之道』中「證教達實性,悲憫巧為說」一段有詳細的說明。「具悲心」: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心不疲厭」:為四眾說法,於旁人毀譽等惡緣能「安住於忍」,意志堅定,不為外緣所搖動,無怯畏於眾前,不致忘失經義。由於心清淨故,有正見故,有體驗故,對法義瞭若指掌,既「無畏」於說教,且「善於辭令」,言論用辭,清晰流暢,從圓滿中流露出身教與言教。

        善知識從初發心始,便希望安樂利益一切眾生,心不顛倒,因此,當他接觸到佛法智慧,自然地悲心流露平等,這是從無量劫前,累世宿集福慧善業所成。正如世間智者,有四種特殊天份,創發精神,敏銳觸覺,有使命感,有召感力,皆宿世培植,藉現緣而顯發。

b)悲智交融:

        我來美多年,由於因緣不具足,雖沒能親炙仁俊老法師,但透過各類資訊得聞言教,不敢忘失。綜合這些年來對老法師言教的體會,對聲聞菩薩的行儀,做了以上的分析。

        聲聞菩薩的行儀:「不毀基」:在家、出家弟子立基於何處,應當分明,在家眾立於五戒十善,出家眾立於正命生活,不毀清淨。「不越次」:說理不超越層次,不採立斷層文化,能得整體,也知次第。「不倒亂」:不顛倒世間常樂我淨,站穩腳跟。「不偏缺」:不偏重於聲聞、辟支佛教,於世法中,不缺少出世解脫精神。偏於小乘行者,對世法觸世不敏銳,畏於與人相處,缺乏時代觸覺。「不脫節」:菩薩具清淨智慧,入俗而不染,其志清高,得無量心解脫。

        從以上層次分明的分析,可知菩薩的表現,可謂智深悲切,義重情長,化私情為公願,通真情於僧俗,雖是風雨同路者少,其偉大處,正是寂寞中與苦難同在。

        現代佛弟子提倡菩薩道的過程中,易陷入三種境況中:

()太忙:忙得昏頭轉向,不知上路,真希望眾多的人間菩薩忙而不盲。

()太窮:佛弟子不能不警覺古印度孤僻厭世的傾向,與人隔絕,窮困得發悶、發愁,讓我們謹記古德們施無畏的精神吧!

()太遠:大心菩薩歷劫修行,經中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來形容,熱誠學法的耐力,無一不是為了尋聲救難而廣集福德資糧,口口聲聲歸依無上道的佛弟子,耳目間可千萬別忘失遠離了佛法。

        現代菩薩應具備時代觸感,認清現代人的特質,從時代過程中,觀察種種變遷而提出新的看法。放眼觀看現代社會中的經中上等人,不少是屬於少壯派敢言敢為的,和傳統東方的人格特質可謂大相逕庭。其中精英份子尤其具有急切的成就取向,追求高度的成就感,因此,社會上必將有更多精力充沛、幹勁十足的事業家出現,造成社會時代更快速的變遷,東西方皆如此。

        歸納現代人具有的特質,可條列如下:

()願意接受新經驗

()承認並接受社會的變遷

()提供個人意見並尊重他人看法

()搜尋資訊以做為意見的根據

()具有目前和未來導向的人格--「生涯規劃」

()有效率,具有支配環境的信心

()有計劃,相信公私生活皆可計劃

()注意工藝技術的價值,願意以才能做為分配報酬的準則,重視科學的貢獻

()重視教育

()認清並尊重他人尊嚴

(十一)了解「現代」生產過程,普遍樂觀進取

        知識份子的人格、理念,可由三個相互關連的層面來定義:一、政治關懷,二、社會參與,三、文化感受。

        發揮大乘佛教最普遍的倫理觀念:

1)依法不依人:打破山頭主義作風,以法教化,以有系統、有次第的整體課程,逐步提昇。

2)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尊重三藏整體次第的對治,不囿於一宗一派、一經一論、或一咒一佛的狹隘知見。

3)依義不依語:打破宗派了解各體系的教法。

4)依智不依識:掌握文字的缺限性和片面性,以理性的正智諦見甚深法義。

        大乘佛教的四依法用以對比南方佛教的Kalama Sutta十項修道原則,其內涵可配合現代知識份子的特質。

        一般世間智者迷惑於貧富貴賤的由來,佛法的信仰者確認有「生得戒」、「生得定」、「生得慧」等宿世善根。菩薩歷劫磨難,總是以堅忍、直心向佛道前進,憤發無間;廣遠的生命以來,總持著佛法的要義,生命力發揮四種特殊的學養:a)創發精神b)敏銳觸覺c)使命感d)召感力。此等生俱的莊嚴必然成為現生觸及的世緣、法緣而益增精嚴,因此,菩薩度生,不但能使用正方便,並且能用得更準確(世間方便雖多,總是打不破煩惱,因此方便必須用得準確)

        西方文化傳統,以我數年在美生活的體會看來,是具有強大的組織及行動計劃能力的。今日佛教從遙遠的東方逐步傳入西方,固有的東方文化,是否能配合西方傳統的文化與步筏,實有賴於僧俗二眾的共同戮力。依我淺見,無論聲聞法或菩薩行,如果仍因循中國傳統寺院的教育體制來運作,是無法適應新時代和新大陸的要求的;惟有因應現代人的思惟方式,加強語言能力,從各種關係變化中,闡揚佛法,培育佛教新生代,方能產生具有佛教傾向的世界觀,帶領世界走向祥和、福樂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