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書
『以佛法研究佛法』
黃國達
以『佛法研究佛法』歸在『妙雲集』下編,全書共十二篇,由本書可以了解為何導師的思想與傳統佛教不同,因為統合了佛法的甚深體驗與現代學術方法,對佛教思想及其發展﹐自有其新而獨到的見地,尤其對印度佛教思想史的研究,更具有開創性的地位。
「以佛法研究佛法」
第一篇「以佛法研究佛法」,說到研究的對象,不只是狹義的空有、心性而已,包含了教、理、行、果,甚至「六塵皆教體」,各種佛教文物都可以成為研究的對象,導師特別強調以佛法研究佛法,而不能只用世間的方法來研究,佛法是法性、法住、法界的一實相,開展出來就是三法印:
一、諸行無常法則:以佛教的制度為例,早期的僧團,人數少、根性利,只有簡單的生活準則,其後隨著僧團的發展,才逐漸制定戒律,這就合乎諸行無常的法則。以此來研究某一宗派、某一思想就會發現,它不是「因中有果」,也不是「因中無果」的,例如無著的唯識學,如果認為佛世時早已圓滿完成,只不過是由彌勒菩薩傳授而得,那是「因中有果」,如果認為佛世時根本沒有,而是無著假託彌勒菩薩,其實是自創的,這是「因中無果」。
以諸行無常法則來觀察,那是緣生無自性的發展過程,唯識學源自佛陀的言教,經過長期的思想演變,到無著才確定它的精義和特質,而成立之後仍然不斷的演化。
因此,若以歷史的眼光,肯定原始佛教,而非議大乘佛教,這就忽略佛教「世諦流佈」因時因地必要的適應,以及漠視了後代佛教發掘佛法真義的努力成果;另一方面,如果以進化的眼光來看,認為愈後期的大乘和密教愈圓滿,這又忽略發展過程中的變質和病態現象,同樣是不夠中肯的。佛法的價值宜以應理和應機來推究,而非單純地以時間的早晚作為評斷的標準。
二、諸法無我法則:即離開自我的主觀成見來作研究,例如研究經論,若不論經論思想背景,一律用自己宗派的那一套來解釋,那就有失客觀了,當然更不能憑一己的見解或某種個人的修行體驗,就高談經論,那將有失之偏狹、錯謬的危險。
研究經論要就這一經或一論的本身,前後比對,互相發明,然後再從思想接近的經論中,參照理解,久之,即能融會貫通,明了經義,若有不明之處,寧可存疑,繼續參研,切不可穿鑿附會,強不知以為知啊!。
另外要知道,每一宗派或思想也都是緣起無我的,相依相成、眾緣和合而非單一、孤立的思想,例如天台宗,它是以龍樹中觀學為中心,融攝地論、禪宗、成實、三論發展而成。能這樣觀察,才能見到佛教的真貌。
三、涅槃寂靜法則:「文字性空,即解脫相」,透過文字,淨化自我,進入涅槃寂靜的解脫自在。佛法不能只是純學術的研究,也不是閒談的資料而已,這才是符合佛法的研究呢!
「佛教的興起與東方印度」
「佛教的興起與東方印度」篇幅約八十多頁,內容豐富,探討佛教的誕生與東方印度在歷史、地理、思潮上的因緣,例如當時有印度婆羅門的思想,主張梵我論,還有沙門團的六師外道,主張各式各樣的思想如:無因論、懷疑論、定命論等,本篇均予探討。
第九節----釋迦的真諦,有很精闢的敘述,對於婆羅門教,幾乎全部否定,否定尊祐論、祭祀萬能、咒術、占卜,但對倫理道德則予肯定。『奧義書』的思潮,釋尊所受的影響最深,理性的思辨與直覺的悟證與此有關,『奧義書』以為自我是真常妙樂,而釋尊則將理性的思辨與直覺的悟證用於現實經驗的觀察上,得明了其無常、苦、無我。
對於東方的新宗教的自由精神,是持同樣立場的,但抨擊極端縱欲與苦行,倡導不苦不樂的中道,破斥「命即是身」的唯物論,「色(心)即是我」的梵我論,代以不落兩邊的緣起論。破斥懷疑論、多元論、順世論而建立以法性為根本的智慧和德行。釋迦的真諦在於四聖諦----苦集滅道的體悟和實踐,對於當時印度諸外道的眾說紛紜,實為撥雲見日的教導,關於此點,導師在本節中有很好的說明,讀者不妨細讀。
「大乘是佛說論」
「大乘是佛說論」針對有些人根據歷史的考証,得出「大乘非佛說」的論點,認為大乘經典是後人所作,並不是佛陀親口宣說的,這樣的論點對於信奉「一切經典出自佛的金口,任何一個字都不可更改」的信佛者是很大的挑戰和打擊,到底真相如何?導師在本篇中很詳盡的探討。
從佛法的表現上說,佛法是釋尊的三業大用- - - - 行為、言語、意念的表現,透過佛弟子的認知,精簡的語言,口口相傳,其中難免有不知、錯知和少分知的情況,所以即使是早期集結的聖典,並不能認為是全部的「佛法」。
從佛法的流行上說,佛法的表現本來就包含了印度文明的色彩,在流傳過程中,為了時空改變而作適當的革新是有必要的,「佛法有五人說」「一切微妙善語皆是佛法」「入佛法相」名為佛法。佛法本不限於佛說,所以「大乘非佛說」實是似是而非的說法。
從學派的分裂看大乘,佛世雖沒有大乘經典,而菩薩道確是存在的,大眾部的大乘思想如『法性身論』,都是大乘思想的先驅。
從經論的集出看大乘,大乘思想脫胎於本生談中所記載釋尊過去世修菩薩的事蹟,流入佛弟子的意識中,經由實踐而發揚光大,集出而尊為佛說,這是不同於有意的作偽的。流傳中經由多人的推演,再加上如是我聞,這在重視體証、不重史實的古印度文化環境下,是很自然的,而在傳承者心目中,也自覺深合佛意的。
從思潮的遞代看大乘,初期佛教是無常實有的聲聞行,中期佛教是性空幻有的菩薩行,後期佛教是真常妙有的如來行。這也是三法印的次第開展:無常實有的聲聞行是諸行無常印的開展,性空幻有的菩薩行是諸法無我印的開展,真常妙有的如來行是涅槃寂靜印的開展。而導師的意見是:性空幻有的菩薩行是根本結集聖典的正常開顯,而真常妙有的如來行卻因遙應而多少離宗了,想要對「印度佛教思想史」有一初步了解而又覺得十分繁複艱深者,本節可以作為入門教材。
從大乘的內容看大乘,大乘學的內容可以分為世間集滅的解說和佛陀行果的讚仰兩點,導師在書中特別強調:「大乘的真價值,大乘的所以可學,不在世間集滅的解說,卻在這菩薩的大行。」並說到「他(菩薩)不厭世,不戀世,儘他地覆天翻,我這裡八風不動﹔但不是跳出天地,卻要在地覆天翻中去施展身手,…… 什麼都不是他的﹐但他厭惡貧乏。他的生命是豐富的﹐尊貴的﹐光明的。……所以﹐我說菩薩是強者的佛教;是柔和的強,是濟弱的強﹐是活潑潑而善巧的強。」
這是多麼動人的描述,這一節您是非看不可的啦!
「如來藏之研究」
「如來藏之研究」這篇特別就如來藏思想作一番剖析,如來藏又稱佛性﹐是真常唯心的中心思想,也是中國佛教十分重要而熟悉的觀念。
「如來」意為如法性而來,「如」即是諸法實相,是常恆的、清淨的、真實的,與婆羅門教對如來的解說為神我,附有精神與意志的特性是不同的,如來藏即是於眾生心中含藏如來,『華嚴經』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如來藏猶如蒙塵的寶珠,洗淨污垢,光明神用一一顯現,眾生成佛就是將此佛性開發出來而已。
為何說如來藏?那是為了解說生死輪迴和涅槃解脫的問題,佛法說無常無我,一般人便以為,既然如此,那麼,誰受生死?誰得解脫,佛陀為了隨順眾生的心境,因此方便說如來藏。
但如來藏畢竟只是方便說,若以為有一個真實不變的主體,那就是「神我」而違背無常無我了!究竟要如何理解,在『楞伽經』中解答說:「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說如來藏已,如來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為了接引我見根深的眾生﹐以似我而實為法空性的如來藏思想來接引,等深入法性,自然証見三法印而得解脫,這就是如來藏說的根本意趣。
當然,大乘三系對於如來藏的解說仍有許多差別,讀者可以參閱第六節的比較分析,有很清楚的交待。
本書尚有多篇精釆論著,如「『法』的研究」、「密教之興與佛教之滅」、「華譯聖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欲與離欲」等,您都可以仔細去閱讀。不過,因為引用的經論思想比較廣泛,須要細心研讀才比較能吸收書中的研究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