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間
釋繼如
以「山水之間」為題,意在嚮往古聖賢那份似流水的法情深思,澤世流長,又仰止佛菩薩心湛境寂如高山般不動搖的正覺;雖然,我人一步一腳印,必然經歷掙扎、經驗而體會,但能於三寶之廕得生、得力,可以無憾今生矣!天下好話佛道盡,我走在佛道上,願追隨古德說經、演教。
釋迦牟尼佛成佛不久,有一回,獨自安詳的正思惟解除眾生憂悲苦惱的最佳方法--這始終是釋尊正定中清淨智慧所念及的--開口說道:有一乘道,能清淨眾生的身心,使其超越諸多誘惑和打擊,獲得最終解脫圓滿正覺,那就是四念處了。(雜含1189經)
四念處(四念住)就是: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在釋尊說這一乘普被眾生的「四念處」的方法時,傳說中世界生命的創造主「大梵天王」隨佛說法的緣起,說了一偈,讚頌這一乘道的微妙、清涼:
謂有一乘道,見生諸有邊,演說於正
法,安慰苦眾生,過去諸世尊,以乘斯 道度,當來諸世尊,亦度乘斯道,現在 尊正覺,乘此度海流,究竟生死際,調 伏心清淨,於生死輪轉,悉已永消滅。(
雜含1189經)
古印度自「奧義」以來,打破了「梵王舊說」,發現了「業感輪迴」,人命苦短,生命流長,解脫輪迴遂一時成為風行。「瑜伽士」(修行求解脫之人)見三世業感的生死無有邊際,而醉夢般的人生所追求的依然不出感官觸受之人欲、物欲,身陷其中,浮沉苦死,印度古仙人於是乎特別注目於此。
當時同為「沙門」、「梵志」的釋迦牟尼佛引古為鑑,對「欲界」人性的侵奪、男女的纏累所引生的無量罪苦,有著更深一層的洞見與醒覺。因此,釋尊對他的弟子說:
「比丘們(職業修道者),對於凡夫,有一條路可以導致清淨自在,克服憂愁哀傷,袪除苦惱悲痛,得到正當行為的準則,體證涅槃(圓滿一切智德,寂滅一切惑業,生死相續的止息)。這道路就是四念住。」
如何修行四念住呢?佛說:
「比丘們啊!在日常生活中,對於身體必須專注明察,精進警覺,念念分明,則能去除物慾、淫慾、悲痛等;對於感受,須隨時注意觀察,精進警覺,念念分明,則能去除物慾、淫慾、悲痛等;對於心意,須隨時注意觀察,精進警覺,念念分明,則能去除物慾、淫慾、悲痛等;對於諸法,須隨時注意觀察,精進警覺,念念分明,則能去除物慾、淫慾、悲痛等。」
「四念住」的修持能夠破除愚癡、昏暗,使我們了解,建立在美色、物境上的愉快、永恆和自我,終將幻滅而落空。釋尊要弟子們即身感受心與法所幻現的皆苦的本質,使他們本身意識到無常流變中,一切因緣所生之法,實質上皆是無法執著的生滅離現象,即身觀察,體會到心與境的「無我性」--「空性」或「無我無我所性」。
修習「四念住」能帶來多方面的效能,例如:慢慢的棄除一切內心的汙穢如貪、瞋、癡,證得清淨明覺的境地,永遠斷盡生死輪迴,這是佛弟子最終的目的。
「四念住」的方法適合一切人的修學。釋尊對侍者阿難說:
「阿難啊!我的本意為你說四念處,觀察身體,如實的知道身體的狀況,乃至明覺心裏種種感受法,如實的知道所受法的性質。阿難啊!這四念處,你應當為諸位少年比丘說明以及詳細的教導他們。若為諸位少年比丘說明及教導此四念處法,他們便會得到安隱、得力量、得法樂,身心不煩燥,始終身體能力持梵行。」(中含86)
「梵行」是指為斷除一切慾望的修行,功夫在於潔身淨行,特別是指情慾、物慾相關的貪染之行為。
釋尊隨順當時古印度修道者尋求解脫的風氣,先由自己身邊的弟子開始,說法並教導修行的細節。年青少壯弟子們的身心熾燃旺盛,無始以來的積習,遇著了現實生活的薰發,總是看傻了眼,錯用了心,導致生活不能自已。為調伏身心緣外逐境所帶來無限的痛苦和無法擺脫的糾纏,釋尊希望弟子們的修行,一方面能遠離任性隨緣而近於放縱的生活,另一方面有別於當時其他宗教師教導的種種禪定修行法門,因而開示了「四念處」的修行法門,直接從日常生活的覺知中,時常觀照,省察身心的細變;從而遠離感官、感覺上的執著和熱望,這就是佛教成賢達聖的基本--「厭離」。由看清身心所觸對的一切事物皆無常而生起厭倦,是無貪、無瞋的身心狀況;無論外在事物是否符合我們的好惡,都無關緊要,所以「四念處」的修行,使人不賦予身心觸對的一切事物任何特殊的價值,使身心不在乎一切的生起及消失的境相,所以經上說:「四念處令人得安隱、得力量、得法樂,身心不煩燥,終身行梵行。」
待續--
九七年五月廿九寫於St. Lou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