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間(二)

釋繼如

        上期說:四念處適合一切人修學。

        在(南傳相應部、念處相應4748)釋尊對諸比丘說:「你們應該常生起悲憫之心,應思念那些與你們有緣、敬愛於你的朋友、親戚、族群等。比丘啊!你們有義務勸導於他們,他們也應修習這個四念處之方法,安住於四念處。

        釋尊善說法,並勸導弟子努力將四念處輾轉傳佈至社會的各階層,其動機是悲天愍人的!同時也透露出得聞佛法、領悟佛法如實真諦的人,必然肯切地關懷周遭的人,因為「感情添上正確的知性,就會產生無限的利他。」任何一種知性,如智力、知識、學識等,都必須透過心靈的知覺、相應,如果沒有心智交感的協助,就不能發揮功能。所謂心不在焉的知,什麼都做不好,同時沒有外在的知識的支持、增進,心裡閉塞、狹隘,人事上怎能彈展得開呢?俗話說:「知性接合感性,思想才深廣。」從修道意義上說,印度社會在釋尊時代前後,宗教上普遍流行超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追求,身為太子的悉達多也被當時的宗教哲學感動異常,他目睹宗教所帶領社會的走向:不外乎極端放縱於逸樂,或極端的苦行。因此,正覺後,釋尊說道:「一者,心著欲境不能離,是非解脫之因;二者,不正思惟而自苦其身以尋求解脫者,永無解脫,離此二邊乃為中道。」

        中道的覺知是一切人求取解脫所應奉行的準則。「不論縱我的樂行,克己的苦行,都根源於情愛,不能到達和樂與自由。所以釋尊否定這兩端,開示究竟徹底的中道行,即是正見為導的人生。......不苦不樂的中道,不是折衷,是以智化情,以智導行,隨順於法而可以體見於法的實踐。(佛法概論p.179)

        舍利弗!過去、未來、今現在佛悉斷五蓋惱心,若有慧力羸弱的人,修道中退墮至障礙處,不向涅槃者,安住四念處,修習七覺支,決定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雜含498)

        這一經文說明四念處的修學,首先必須克服五蓋,再配合七覺支之助道因緣。

        五蓋是五種覆蓋人內心清明的煩惱: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貪欲與瞋恚是一體的兩面,貪為五欲和淫欲之境所迷;反之,違情逆意之下將生起忿怒、瞋恨。一般人日常生活,從學習、成長、乃至忙碌工作,總是把心力集思於外在的人與事,相處之間引生種種染著、怨懟,愈陷愈深,執取不捨,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還毫不知情,可見貪欲與瞋恚為人類社會所造成的罪苦有多麼的深遠!惛沉睡眠使人意志懈怠、精神恍惚;反之;掉舉惡作即是輕佻浮躁,散亂之中充滿著危機、困苦的思索。疑是對法與非法猶豫而無決斷。常言道:「迷信不疑,生疑不信。」疑雖然是探究事理的動力,從佛法的修學來說,如果產生疑情而不進一步親近善士,聞法思惟,得個見解明了,疑反成為障道的五蓋之一了。

        「七覺分」,又名「七覺支」或「七覺意」,是能導致覺悟之境的七個項目,能增長覺悟的智慧的七種修行:()擇法覺支:選取教法中真實不妄的成分,捨棄虛妄不實的成分。()精進覺支:努力不懈以進於道。()喜覺支:因實踐真實的教法而感到欣喜,而安住於教法中。()輕安覺支:身心感到快適。()捨覺支:捨棄對象的執著。()定覺支:心意專一、不散亂。()念覺支:修習佛道時,定慧並用。七覺分的功能:當心昏沉時,用擇法、精進、喜三覺支以觀照諸法,激勵自心;心浮動時則以輕安覺支去除身口的過失,以捨覺支放棄僵硬的觀智,以定覺支導入禪定,使心安靜下來。大抵前三覺支屬慧,後三覺支屬定,最後一覺支則是慧亦是定。

        五蓋是身心及觸對世間所引起的過患,它蒙蔽著清淨智慧的開發,障礙著解脫的正覺。佛法的修習,首要克服五蓋,其意在於使身心清明,正念堅固;而七覺分,偏重於定慧的說明,或有助於五蓋的驅除,正念的完成;四念處即是正念的內容,解脫的要義了。南傳相應部對此給予無邊的讚歎:

        大德!譬如有王者,於邊土有城,城壁牢固,壁樓牢固,惟有一門。於此具智聰明賢能之守門者,以遮不知之人,而知之人則得以入。彼巡察其都匝之路,雖未見壁隙、壁孔,乃至如貓之匍出,彼思念:「麤大生類而出入此都城者,皆得由此門出入。」大德!如是!如是我知法之分齊。......大德!於過去世之應供、正等覺者、一切之世尊,為斷心之隨煩惱,使慧羸弱,及斷五蓋,繫心於四念處。如實修習七覺支,以現等覺,無上正等覺。於此修習,大德!於未來世將為應供、正等覺者......善哉!善哉!舍利弗!你無數次的以此法門為四眾弟子講說。舍利弗啊!大眾中於如來有疑懼、疑惑,若聞此法門,則對如來斷除疑懼、疑惑了。(南傳相應部.47.12念處相應)

待續

九七年七月二日寫於St. Lou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