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達
『佛在人間』是一本探討佛法契理契機的書,在導師的眾多著作中,具有相當的時代意義,許多年輕的學佛朋友,相當能認同其中所倡踐的「人間佛教」的觀點,此一思想,在中國佛教的改革中,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佛教不再只是消極、厭世的宗教,而能展現積極入世的菩薩精神,在華人佛教區中也日益受到重視。
『阿含經』上說:「諸佛世尊,皆出世間,不在天上成佛也」,這和後期佛教在觀念上有很大的差距:後期佛教認為人間的佛陀只不過是示現而已,真正的佛在天上。其實,世尊被稱為佛陀--覺醒的人,而非神,意指智慧、慈悲--以法為身,才是佛陀的真正內涵,此種平實中顯現尊貴的佛陀觀,比之於神秘、玄想的佛陀觀,更能突顯「佛在人間」的真義。
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對治中國佛教界重死不重生,重超度鬼道不重淨化人心的偏差,而導師更以「人間佛教」對治天化、神化的思想,可說是契應時代根基的。
為了建立「人間佛教」的思想基礎,導師在「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一文中,對印度佛教因順應當時思潮所產生的思想演變過程有所探討:初期佛教以聲聞乘為中心,釋迦佛與弟子舍利佛、目犍連都是現出家相,所修的是戒、定、慧解脫行,在家眾也修解脫行,或布施、持戒,而鬼神則是護法的角色。到了中期佛教(即初期大乘佛教),重心開始轉移,以人(天)菩薩為中心,佛陀現毘盧遮那佛、文殊、觀音、普賢都是現在家相,修六波羅蜜、四攝法,護法的鬼神則尊稱為菩薩化身。到了印度後期佛教,則以天(菩薩)為中心,形像丕變,佛菩薩多現夜叉相,「貪瞋即道」的修行觀,大量運用儀式、修法、作為各種持咒、觀想的修行方便,初期佛教的樸實和中期佛教的慈和,至此幾已喪失殆盡。時至今日,現存於各地區的各宗派的佛教,在經歷了種種改革,並融合了當地文明之後,早非歷史中佛教的原始面目,究竟什麼才是契理契機的佛法,實是今日佛教界有待反省與深思的一大課題。
導師倡導「人菩薩」的佛法,經由人而發菩薩心,以慈悲、智慧利濟眾生,直趣無上正覺,著重中期佛教,脫落天化的傾向,這是「人間佛教」的理論背景。
當前,人類在科技文明中所得到物質生活上的便利和感官上的滿足,已遠超過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而相對的,精神上的空虛也是十分嚴重的。因此,許多人回頭對神秘現象、前世今生發生興趣而進而接觸宗教。其實,以長遠論,靈異現象,超能力,瀕死經驗以及所謂「高次元生命」等等,都僅是宗教經驗的次要部份而已,真正對人生有巨大影響力的,還是此時--當下與今生、此地--人間的環境、人--身心的當體,以此作為修行的立基,才是務實的做法。若一味的醉心於來世、他方、他力的信仰,那是本末倒置的。
「人間佛教要略」對「人間佛教」做了有系統而完整的介紹,以人為當機者,而學習菩薩道,培養信心、悲心,樂聞正法,而以十善行為基石,雖沒有什麼深定大慧,神通妙用,而能積集福德資糧,漸入佛道,這是人間菩薩行者的風格。
當然,在「人間佛教」的推廣過程中,也有人把慈善事業、商業行銷、熱心弘法等所謂「入世」的行動,當做是「人間佛教」,這種世俗化的現象並非「人間佛教」的真義。導師因此對「人間佛教」有很清楚的界定:在原則上:一、是法與律的合一,建立共修共學的和合僧團,不是僅知教理,忽略律儀、竭摩。二、緣起與空的統一:空有、理事無礙,於布施、持戒中不著功德相,不玄談空理、心性而執理廢事,能即人事以成佛道;三、自利與利他的合一:發心利他,並不忽略自己身心的調治,而且是以禪定、智慧的自利功德與眾生分享,只要心存利他,不為自己,即使隨分修行,都是菩薩道的清淨因緣。
另外,在時代傾向上,現在是青年的時代、處世的時代、集體的時代,在這種因緣下,以續佛慧命為念的佛弟子,應將眼光放遠,實不能再故步自封,沉迷在一心追求「山林清修」,「了生死」,不問世事,或只知求功德,不修定慧,那是違逆因緣,無法得到社會認同的。
「佛法是救世之仁」以佛法的觀點,從對人生苦的現象的觀察,原因的分析到解決的方法,有著詳細的解說,可以說對佛法與實際生活充份結合,如果能這樣細心觀照,並且努力實行,其實就是真正的修行,許多人學佛之後,總覺得不能在實際生活上受用,本篇相信會很有幫助。
本篇內容分兩部份:一、人與人之間的憂苦,是由於欲諍、見諍、慢與癡而起,以少欲知足、正命、利和、施與戒來對治欲諍;以緣起中道的正觀對治見諍,以平等心對治慢,而以世間、知善知惡、知因知果、知凡知聖的世間正見,以及無常相續、依存無我的出世間正見,打破自我中心及愚癡無明。二、身心的憂苦,包括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空虛幻滅不滿足與不安定,方法為以正信、正念、正智強化心力,到觀一切皆空,度一切苦厄,才是徹底的解脫。
此外,導師也對各種人類文明的課題有所發揮:如「佛法與人類和平」談到和平不只是戰爭的停止,更需建立在互助共存的基礎上,不能只是武力的脅迫下的不平等,同時更要積極消除人人心中不和、不平的愛諍和見諍,才是更為徹底的和平。
「佛教的財富觀」強調財富由布施福業而來,如法求財,不以非法,而所得的財富要用於資生、積蓄、經營、和作福上,在財富的真正歸屬上,則提出:「保藏不定屬於自己,施諸悲敬乃真屬於自己」的觀念。
「佛教的知識觀」則以佛法的甚深般若空慧,善巧的分別緣起方便智,對於知識的本質與運用有精闢的看法。「一般道德與佛化道德」、「佛教與教育」、「發揚佛法以鼓鑄世界性之新文化」對於整體的社會文化,也以其佛法的素養,有十分深入而前瞻的分析,對於觀心社會文化的知識份子來說,這些觀點,相信是很有參考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