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性成佛的法門

                                                                                                                                            超 定

   虛大師說:「中國佛教特質在禪」。依佛法修證的過程,不論基本的五乘共法,抑或三乘共法,乃至大乘不共法,禪學都是必修的課程。人天道,修定為三福行之一;出世解脫道,三學的定學,八正道的正念、正定;入世的菩提道,禪定也是六度之一。佛教傳入中國,在學派鼎盛的唐代,發展而成立獨特的禪宗,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我人不免懷疑:禪定係共世間外道的德行,佛法的特色在於慧學;佛教無量法門中,禪定是一切宗派共修的法門,如何能成為獨立的宗派?答案是:禪宗不是以修禪定為宗旨,而是定慧不二,即定即慧之成佛大道。

禪的類別

    唐朝圭峰宗密禪師在『禪源諸詮集都序』,分禪為五類:「一、帶異計,欣上厭下者,外道禪。二、正信因果,亦以欣上厭下而修者,凡夫禪。三、悟偏空之理者,小乘禪。四、悟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大乘禪。五、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這是將世間與出世間,小乘與大乘,乃至最上乘法,以禪定一門而總攝之。「帶異計」、「正信因果」、「悟偏空理」、「悟二空理」、「頓悟自性」,乃是禪法內容的不同層次。法門的高下與深淺,以發心的大小、偏圓而判定:如出發於增上生心而修學,一切善法皆屬人天道;本著出離心而修學,即大乘六度四攝法門,也成聲聞道;若秉持三心——菩提心、大悲願、性空慧,所修一切善行,無非是成佛的資糧。

    太虛大師綜合中國禪學的發展,把印度傳來的禪法,名為「依教修心禪」;在中國本土發揚的禪法,稱為「悟心成佛禪」。「依教修心禪」又分為:一、安般禪:這是佛陀教導弟子修學的二甘露門之一。早期由安世高譯出『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即是以調息攝心為主的修持法。二、五門禪:佛陀密多羅譯『五門禪法要略』,乃是隨眾生心病的不同而施以對治方法,如「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愚痴眾生因緣觀,散亂眾生數息觀,我慢眾生分別無我觀」(或云界分別觀,後來改為念佛觀。)三、念佛禪:依『般舟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而修,即以念佛為方便的禪法;得念佛三昧,於定中見佛為目的。慧遠大師於廬山結社念佛,還有專弘淨土三經一論的曇鸞大師,以及專修禪宗而改修淨土的道綽禪師,都是念佛禪的實修者與弘傳者。四、實相禪:依中論、智論、法華、維摩等經論的深理而修者。如天台宗的慧文、慧思、智者大師提倡實相禪,作大乘止觀、摩訶止觀等論書。

    以上禪法皆不離印度的經教,修持方法不盡相同,總不出依教修心之旨。中國禪宗所傳,屬於悟心成佛禪。何謂成佛?了悟此心即是佛。如壇經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依中國禪宗史的變遷,此禪法又可分為:如來禪、祖師禪和越祖分燈禪三類。從中國初祖菩提達磨,一脈相傳,直至六祖慧能,是為如來禪。六祖門下,南岳懷讓、青原行思、馬祖道一、石頭希遷、百丈懷海、黃蘗希運系統的禪法是祖師禪。禪史的演變,先如來禪,而超佛的祖師禪,終於越祖分燈禪。一如達磨傳法偈預言:「吾本來茲土,傳法度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即臨濟、溈仰、雲門、法眼、曹洞五宗,加臨濟之下黃龍、楊歧二系,合稱越祖分燈禪。

禪的宗趣——見性成佛

    明心見性是修禪之目的,六祖法寶壇經為禪門要典,茲依該經略說此義。五祖對慧能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此心即自性清淨心,此性乃眾生本具之佛性。六祖於開壇傳法時,開宗明義言:「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很明顯地,經教中所言五分法身、四弘誓願、三寶和佛陀三身,這些功德善法,一一皆是我人自性的展現。何謂五分法身香?六祖開示:「一、戒香:即自性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成佛是我們的目標,度眾生是必經的過程;煩惱為世間苦本,令眾生斷盡煩惱,入無餘涅槃,才是真度眾生。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務必廣學無量法門。菩薩道的四弘誓願,大意如是。但六祖的解說,無邊眾生、無盡煩惱、無量法門、無上佛道都不出我人的自心自性。如云:「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痴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又煩惱無盡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量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試想:無邊、無盡、無量、無上的佛道、法門、煩惱、眾生,如何度得、斷盡、學了、完成?充實大悲心、菩提願、般若慧,作空花佛事,度如幻眾生,修性空法門,無即時成佛的貪心,那裡會被無邊眾生乃至無上佛道而嚇跑?以如來藏論,則一切眾生、煩惱、法門、佛道,不離每人的自性;悟得自性,功德圓滿,何難之有?

    三寶是我們真正歸依處,三寶是什麼?六祖說:「自心歸依覺(佛),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法),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僧),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至於佛陀的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總之,我們所歸依的三寶功德,所修證的五分法身,以及福慧莊嚴、萬德圓滿的佛陀三身,都在眾生自性中。我人所信、所修與所證,不離此自性。迷途知返,尋回真心,證見自性,當下就是佛。

禪宗的修行方法

    禪宗標榜:「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其實,禪師們的禪風,並非一成不變的。古德云:「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不即文字,不離文字,文字性空,即諸法實相。初祖達磨以四卷楞伽傳授慧可,其二入四行,攝取維摩與般若經義。四祖道信依楞伽經及文殊說般若經,作入道安心要方便。五祖弘忍教弟子誦持金剛經。六祖慧能教人念摩訶般若波羅密法,其壇經廣引金剛、維摩、楞伽、法華、涅槃、梵網等大乘經。神秀上座的五方便門,採用大乘精義以成立自宗。六祖門人神會,更是一位主張禪教一致的禪師。如壇語說:「若求無上菩提,須信佛語,依佛教。」又說:「若學般若波羅密,須廣讀大乘經典。明鏡可以鑒容,大乘經可以正心。第一莫疑,依佛語,當淨三業,方能入得大乘。此頓教門,一依如來說,修行必不相誤。」

    依印度傳來的修行法:「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六祖也說:「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無疑地,善知識是明心見性的增上緣,不可缺少的方便。更重要的,如理正觀,「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這一般若行、無念行,即是定慧一體的無上妙法。

    壇經云:「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所謂修行,根本重點在此。「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六祖解說:「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無念、無相、無住,我於十年前開講壇經時,稱此為三無主義,生死凡夫,憑此法寶,得究竟涅槃;人人依此修行,定必見性成佛。三無是何義?「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進而闡明:「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什麼是無相為體?「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無念為宗者,「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也就是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意。最後結說:「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

    從大乘思想體系看禪宗,它是屬於真常唯心,如處處說法性、自性、本性、自法性、自本性;自心、本心、自本心。很明顯地是源於印度佛教後期思想而發揮的宗派。依空有二系來分,它是屬於有宗,但禪師們開導學人,處處本著空義,為人解黏去縛:「於相離相,於念離念,念念不住。」對治眾生無始來的妄執,以返本還原,恢復本來面目。約中觀而言,即緣起而觀性空,即性空不離緣起假名;於性空與幻有中,悟入中道實相。即有即空,即體起用,定慧不二,真俗圓融。故此,於現實生活中,做到搬柴運米,無不是工夫。原始一味的佛教,理性的、實踐的精神,人本的色彩,充分地在禪師們的言行中表現出來。

二千年四月六日寫於觀音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