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語代信通聲氣 ( 卅 五 )

                                                                                                                                                    仁 俊

直覺中的知見不離因緣觀,則不為世俗情見所困、所誤,涉觸假幻悟實相覧空寂無礙;勝解空寂倡有為,廣大清淨而圓成的因果業行,則積極勤勇得永不休止了。

        菩提心把手腳用得靈活快捷了,就沒有頤指氣使的壞嘴臉了;菩提願把身心看成虛幻不實了,就沒有畏首畏尾的一般情態了;菩提行對眾生視為必然的義務了,就沒有說苦道怨的閒口舌了。

        公德直學菩薩,學得不惜一切所有;私德直絕自我,絕得盡離一切愛染。法門中淨落落懇篤篤的根性,器量與德品,莫不以此二直自勉自覺、久發久治;這!我們哩?

        記得菩提心,則永遠忘不了人覧不肯負人;用得菩提願,則決定獻得了身覧不忍藏身;踐得菩提行,則必然持得著法覧不敢捨法。

        持的不離三學,做的直見三寶,捨的不吝財法,觸(對)的不昧心目,往來迎送行住坐臥中,都這麼策提、覺照著,泛常(者)的種種氣習,則染不上、點得轉,立己導他不敗負。

        如何安心?菩提心察警、警持得不疑不悔。如何強願?菩提願逼切、逼償得能決能致。如何堅行?菩提行久集(一切功德)、久觀(一實諦理)得必耐必徹。

        從何處策發、勘驗真道德?慈心慈行為人想得周到、做得誠懇沒保留。從何處體會、肯認正知見?智察智決對我治得嚴厲、厭得強烈不恕諒。

        菩提心用得極分明的,兩手都展伸得筆筆直直,不操權勢捨珍財,最醇厚的本願與最淨曠的本行,都憑這雙筆筆直直的手發端的;我們必須儘快地展開這樣的手,許多人才會從我們身手上體會菩薩道德,從而仰瞻佛陀意境。

        最有德行的發端覧儘讓人活得比自己好;最有智見的導因覧儘把我看得比糞土差。

        見不誑、行不僻,盡絕一切矯異詭譎;身不戀、心不怖,遍學一味淳淨圓正。世出世法中把得著意趣,邁得開腳步,不自了、不誤他的,總是這麼決定得刻骨鍥意、改頭換心,絕不依然故我!

十 一

        大正直的肇因:菩提心直見直事三寶,生活中念念體現,事事作證。大壯挺的策源:菩提願挺學挺修三施,生命上了了觀空,處處捨有。大淨豁的導力:菩提行深忍(眾生惱害)深治(個己)三毒,生死中步步展邁,法法擇覺。

十 二

        見得一切人的覧總不肯讓一念欲私襲入心頭,學得一切佛的覧都是把一個公字做得徹底分明;這麼種公成為習性、決性,渾身渾心流露的,就沒什麼掩蓋或做作了。

十 三

        活得「氣勢」旺足的人,菩提心都憑淨智提點:導邁透脫人欲物欲,學的體持得不迷失,做的洞察得能精(進莊)嚴,一等的人格品質與人性德量,其基因都賴乎此覧淨智的氣勢日健日新。

十 四

        佛前立得分明挺淨,人中做得切實憨厚的,其志性都把道力德量琢鍛開廓得牢強遠大,不許愧對不孤負。

十 五

        不愧對佛陀者,菩提心體現得不離當前;不忘卻菩薩者,菩提願發揮得不捨本誓;不厭離眾生者,菩提行通絡得處處照顧。

十 六

        欲私澹泊得忘卻了自我,道義濃摯得為得著人,入世理性與覺世智思的開展溝通而發達,必須如此,才有分哩!

十 七    

        不享福的人才永遠有福,不為福敗積大福,身心健醒,手腳靈快頭面正:能忘智的人才畢竟有智,能學智覺成大智,理性明達,事相端嚴因緣淨。

十 八

        不肯放棄菩提心的,心量就會開擴得永沒底止;不許剋扣菩提願的,願德就會增長得必然旺摯;不敢退縮菩提行的,行門就會通達得豁然寬正。

十 九

        何謂學?智見頓改舊觀:不執自我,勤聞正法,察治身心轉世俗(業緣)。何謂修?忍行必度大惡(者),不計兇殘,涵護備至,發揮德力捨財命。

二 十

        厭絕了一個私字:菩提心就光潔得沒什麼蒙蔽了;振脫了一個怯字,菩提願就勇敢得沒一般牽掛了;痛惡了一個怠字,菩提行就果決得沒一念萎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