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羅蜜甚深。世尊,諸菩薩摩訶薩不得眾生,而為眾生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甚難。」

「道樹品」共分七大段,第一明菩薩發心無所依著。文有三節:一、須菩提略讚般若甚深。二、如來印可復廣明其義。三、以二法不相離義結成。

初文有三:法、喻、合。初法中又有三:標、釋、結。初標文中「須菩提」者,先示發言讚揚之人。須菩提是得無諍三昧的大阿羅漢,證悟一切法空無我我所,兼有悲心,不惱亂眾生,和菩薩相似。次「世尊」下略讚般若甚深,「世尊」是須菩提對佛的尊稱,須菩提對佛說:佛在上數品所說般若波羅蜜法門太深奧了,是聖者所證,愚夫慧淺,感到難以理解。次世尊下釋:太深奧的般若法門指「諸菩薩摩訶薩不得眾生,而為眾生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件事。前一句菩薩摩訶薩是指學習般若法門之人而言,後二句是所學習的法門。「菩薩摩訶薩」:漢文學者好簡,原文「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有八個音,現在略去三音,只留「菩薩摩訶薩」五個音。「菩提薩埵」:「菩提」譯為覺(清淨無漏的聖慧),「薩埵」譯為有情或譯為勇猛,意味已成就聖道的有情或勇猛求證菩提的人,此通於三乘學者。「摩訶薩埵」:此譯為大有情,即已發無上菩提願的人,此則簡非二乘之人,唯獨指大乘佛法的學者(通於凡聖)而言。「不得眾生」下是說菩薩摩訶薩所學習的般若法門是具足二法的:一、「不得眾生」句是無所得慧,二、「而為眾生」下是大悲心。這事在凡夫來說,實在是太深奧了,太希有了,太難做了。因為,在凡夫有執著的心境來說,如果有人有困難,發心去度化、救護他,還感覺容易些,現在說沒有人,那該去救護誰、教化誰呢?但是大菩薩就是這樣:雖然觀一切眾生畢竟空無所有,還是去度化眾生,為眾生求無上菩提。

「不得眾生」意為沒有眾生,即是無我的意思。佛法說人的生命體--或天或所有有情眾生--都是由色受想行識五種成份組成,所以假名為「眾生」,此一看法和外道的主張大不相同。外道的主張:色受想行識裏還有一個常恆住的我,眾生由色、受、想、行、識、我六個成份組成;佛法卻說只有色受想行識五蘊,沒有我。「我」是什麼?外道認為:色受想行識是有老病死的,人的壽命一結束,色受想行識也跟著結束了,但「我」繼續存在,此我或上生天上,或下墮地獄,又有色受想行識,這色受想行識就是「我」的住處,所以人間、天上也好,地獄、畜生、餓鬼世界也好,雖無常變動,有時苦惱,有時安樂,但是「我」始終沒有老病死,沒有變化,永久常住,是前後生命的連係者,不會斷滅。「眾生」的「眾」是「多」的意思,「眾生」就是處處受生,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的生命體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斷地在變化,但是外道在此眾生眾死中執著其中有個不生不死、不變常在的體性--「我」--存在,所以此我叫做「眾生」。佛法說色受想行識裏面沒有我可得,所以說不得眾生。那麼,人死了,沒有我的連係,應該斷滅了,為什麼還會繼續有生命呢?佛法說是業力的關係,不是「我」的關係。一個人做善業,就生到人間、天上,做惡業,就墮三惡道,而業力是無常的,苦也好,樂也好,都是無常,時候到了就結束了,又有其他的業力發生作用,裏面無有「實我」可得,所以叫做「無眾生」。復次,妄執實體的我是無所有的,是空的,色受想行識是真實有的嗎?也是虛妄不實自性空的,所以說不得眾生,即是無我慧。

色受想行識裏無我,凡夫因為認為有我,所以要保護我,於我有利的就拚命爭取,有害的就全力排斥;由於一般人都認為有我,相互間就產生問題,就有了貪瞋癡,造種種罪業,得種種果報,受種種苦。如果能夠了解無我自性空,彼此就沒有利害衝突,例如初果聖人成就了無我慧,他僅有的維持生命的一缽飯,也能布施別人,不怕自己死亡。一般人因為有我,所以畏懼死亡,有貪瞋癡的煩惱,如果得了無我的智慧,內心的煩惱會慢慢斷盡,所以得了初果以後,如果不想特別精進修行,再受七番生死,自然而然地就能得阿羅漢果,因為煩惱的根本消除了,其他支末的煩惱必然逐漸地、任運地就沒有了。如同一棵大樹的根斷了,樹幹枝葉雖沒有立即枯萎,但不久一定會枯萎的。凡夫因為有我,生起很多煩惱、罪過和苦惱;要是通達無我,煩惱慢慢不起了,煩惱不起,就不造惡了,不造罪業,就不受生死果報,自然就得涅槃了。所以,佛法度化眾生,告訴眾生無我的道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而為眾生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具足大悲心的行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智,如果得了無上菩提,一切功德圓滿,而以智為首,故但說佛智。

既然不得眾生,為什麼還為眾生求無上菩提?實體的我不可得,實性的色受想行識也不可得,然而假名的眾生,假名的色受想行識還是有的。而眾生顛倒迷惑,不悟假名自性空義,偏執實有我法,因而惑業苦的流轉,受大苦惱,故菩薩摩訶薩起大悲心,為之求無上菩提,令得解脫。

菩薩「為眾生求無上菩提」可作二解:一、菩薩自求無上菩提,才能圓滿具足度化眾生的能力,所以為了度化眾生,自求無上菩提;二、菩薩度化眾生時,希望眾生發無上菩提心,漸次成就無上菩提。本段如依後文看,應該通於二解;但從樹的譬喻看,應該偏重於菩薩自求無上菩提。

 

「是為甚難」句是結菩薩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之事甚難,不易做到,但是菩薩具足二法,難行能行,所以此段不但是讚歎般若波羅蜜的甚深微妙,也等於讚歎菩薩的希有。

「世尊,譬如人欲於虛空中種樹,是為甚難。世尊,菩薩摩訶薩亦如是。為眾生故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眾生亦不可得。」

前一段文約法說,這一段文第二約譬喻說。譬如有人種樹,不在地面上種,卻在虛空中種,竟能生長開花結果,這真是太難了,太奇怪了!「世尊,菩薩摩訶薩」下以法合喻,形容菩薩度化眾生的境界,也像虛空種樹一般,眾生不可得,譬如虛空;求無上菩提,譬如種樹。此是約二法合而言之如此,若但約大悲心一法言之,應是:菩薩發大悲心,為度化假名眾生,求無上菩提。若但約無所得慧言之:眾生乃至無上菩提,皆自性空,不得眾生乃至亦不得無上菩提。今眾生,約無所得慧說,眾生不可得,求無上菩提,約大悲心說,亦即是約世俗說,故云:為眾生故求無上菩提。而大悲心,並不執實有眾生可度,故云眾生亦不可得。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菩薩摩訶薩所為甚難,為眾生故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著吾我顛倒眾生。」

前文須菩提略讚般若甚深希有,今第二佛印可須菩提所說無誤,又詳細發揮了其中的道理。須菩提尊者是阿羅漢,是小乘佛法學者,現在宣說大乘佛法菩薩道,當時參加法會之人,可能有人對他所說的缺乏信心,所以佛印可其說:如是如是,謂讚般若甚深及所舉譬喻均契於理,故重言如是。文亦有三,初法說:菩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度化眾生而眾生不可得這件事,不是有所得的人容易明白的。「度眾生」的「度」是「教化」或「超越」之意,有障礙阻擋去路,不得前進,現在使其超越障礙,就稱之為「度」。什麼是障礙?執我是也。「顛倒」,是錯誤之意,吾人生滅變化的生命體不是我,與我的定義不合。另外也沒有我;本來無我而凡夫執著有我,和事實不符,所以稱為「顛倒」。凡夫顛倒之事,略說有四:一、有常住的顛倒,吾人的身體決定是無常的,要老病死的,但心裏總感覺內有常住的東西。二、日常生活中明明有都是苦事,卻覺得很快樂。三、吾人的身體是不淨臭穢的,卻以為是清淨的、美妙的,是名種種顛倒。四、如上所說:無我而執有我。此中但說執我顛倒者,因為它是顛倒法中根本故。所以菩薩「度眾生」,就是度化有我顛倒眾生,令知無我的道理,心不顛倒,不犯錯誤,就能轉凡成聖了。

「須菩提,譬如人種樹,不識樹根莖枝葉華果而愛護溉灌,漸漸長大,華葉果實成就,皆得用之。」

第二譬說。種樹之人不識樹根、莖、枝葉、華果。「不識」表面上解釋是:種樹之人不甚明白,雖然不甚明白,但他常常溉灌、施肥,樹就漸漸長大了。樹長大後,有葉,有花,還有果實,花葉果實成就了以後,各有其作用。

當然,種樹之人有專業知識,應該認得樹並知樹如何栽培,經文現在說「不識」,表示什麼呢?謂菩薩得無生法忍乃至佛果所成就的無分別智,假名不識也。根莖枝葉華果者,發無上菩提願名根,六波羅蜜名莖,每一波羅蜜又有若干差別名枝,如餘文釋。勸導眾生諸惡莫作的善巧方便名葉,教化眾生眾善奉行名華,覺悟眾生得三乘道名果,此即是如量智,不識即是如理智,合而合之,由因至果,得無上菩提。

    此無上菩提若未成就,即不能如佛自在的饒益有情,故雖不識,為度眾生故,勤加栽培此菩提樹。上文由根至果通於因果,愛護灌溉但指因說,即不斷的修行六波羅蜜等法,由因成果,故云灌溉。六波羅蜜中的因行,由因中的無上菩提願的引導而建立,故云愛護。由因至果,經三大劫,故云漸漸長大。華葉果實成就者,謂一切種智圓滿成就,具足教化一切眾生之殊德勝堪能,故云皆得用之。

  「如是,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漸漸行六波羅蜜,得一切種智,成就佛樹,以葉華果實益眾生。」

第三佛陀以法合喻廣明其義。文為三,初總以樹喻一切種智,文為三:謂願行果。為眾生故,求無上菩提是願,合於樹之根;漸行六度是行,合於樹之莖;得一切種智是果,合於樹已長大,故云成就佛事。願行是因,由因得果。行「六波羅蜜」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前三波羅蜜是求福德的,布施有二:一、財布施,以自己的財富,解決他人的困難。二、法布施,以佛法開示有情,令其破迷得智。如是二施均與慈悲心與無所得慧相應行之,回向無上菩提(下五度亦如此),是名布施波羅蜜,將來能得大富。「戒波羅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回向無上菩提,是名戒波羅蜜,將來能得尊貴身。尊貴身有二說:一、得釋提桓因或梵天王大福德身;二、得人身或天身,是名得尊貴身。一般所說布施之中也包括無畏施,戒即是無畏施。能受持五戒,學習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虛妄語,不離間語,不粗惡語,不雜穢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知邪見,不飲酒,是人與人相處,就能令人不生畏懼,樂意與之為友。如果此人不願意受戒,與人相處之時,就會令人心生疑懼,所以持戒是一種無畏的布施。「忍辱波羅蜜」運用無所得智慧,容忍他人的觸惱,不生瞋心,又能布施持戒,將來能得兩種果報:一、相貌端正,二、得大眷屬。譬如唐太宗,父子皆是皇帝,朋友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也非泛常之輩,所以常能學習忍辱,就能得有品德、有智慧、有大能的人為友。

行前三波羅蜜,使令眾生得大財富,身體健康,壽命長遠,又得好朋友,得遇眾多可愛之事;後三波羅蜜--精進、禪定、智慧--解決眾生思想問題。眾生思想有什麼問題?貪心、瞋心、愚癡心,高慢心、疑惑心,以及各式各樣的煩惱(最嚴重的,就是邪知邪見)。怎樣能獲得智慧?學習禪坐,於寂靜中觀察諸法實相,可得聖人智慧,散亂是無法成就聖人的智慧的,所以需要「精進波羅蜜」。什麼是「精進波羅蜜」?如果昨天坐禪三小時,今天五小時,後天不坐了,這樣有時用功,有時懈怠,不是精進波羅蜜,必得長時無間精進不息,不怕艱苦,才能成就得禪定。未證無生法忍之前,精進波羅蜜可令如意、可愛果報不斷,譬如經商,總是財源滾滾,前一個月如此,後一個月還是如此。今天做功德,明天繼續不斷地做功德,將來就繼續不斷地有如意的事出現,如果做一次功德以後就不做了,將來也只得一次果報。佛法說因果,有因就有果,無因就無果,所以精進波羅蜜很重要。修習「禪波羅蜜」有什麼好處?將來所得果報身體不易破壞。在禪波羅蜜之前,有欲界定的功德,加上十善的功德,則生欲界天,超過地居天,在空居天裏,得空居天的福德;未到地定,得欲界空居天的頂天他化自在天的福德;得色界定、無色界定,則生更高的天身,是不可破壞的。修習「般若波羅蜜」有什麼好處?「大人眾中得自在」:在大福德、大智慧人(非一般無知無識者)之中得自在,本身也具有大智慧、大福德。

「須菩提,何等為葉益眾生?因菩薩摩訶薩,得離三惡道,是為葉益眾生」:

以下別以樹的葉華果譬喻得果以後,饒益眾生的差別相,文為三:初以葉益,成就無上菩提樹以後,如何以葉利益眾生。菩薩摩訶薩得無上菩提的時候,教化眾生不墮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畜生世界是個恐怖的世界,太苦了;惡鬼世界沒水喝,沒飯吃,長期的饑餓,非常的苦惱;地獄裏到處是猛火,寒冰,大寒大熱,也是苦得不得了。菩薩摩訶薩得無上菩提後,教導眾生受持五戒行十善法,不做惡事,就能遠離三惡道。佛法說一個人遭遇的好壞,完全是自己創造的,完全決定於自己的思想與行為,不是外在的力量造成的,所以佛陀或菩薩勸誡眾生不做惡事,眾生能依教奉行,就能不墮三惡道受苦,好比太陽太熱時,在樹蔭下可避免熱惱,得到清涼一般,這是菩提樹葉益眾生的相貌。

「何等為華益眾生?因菩薩得生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是為華益眾生。」

次以華益,花朵美麗,使人看了心生歡喜,譬喻眾生因為菩薩摩訶薩的教導,修諸福業如五戒十善等,及不動業如世間禪等,則生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剎利大姓」指人間統治階層,族姓中人有大福德、智慧、權力,所以稱為大姓;「婆羅門大姓」指讀書或是信神等類的人,有知識、有智慧,也可能在政府作官,所以也稱大姓;「居士」:不是通常所說居士之意,是指集聚眾多財富之士,此種人也可能在政府裏作官,所以稱為大家;這些都是人中有福德之人。如果修福業,得人間大富貴或是欲界天的可愛果報。「四天王天處」是欲界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享天福,但都有欲。如果修禪定,得色界長壽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無色界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在那裏享天福,壽命更長了,特別地自在安樂。有大福德,是由修福德而又修禪定中來,所得果報的利益就像樹上的花朵那麼美麗,人見人愛一般。

「何等為果益眾生?是菩薩得一切種智,令眾生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佛道,是眾生漸漸以三乘法,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是為果益眾生。」

三以果益。樹的葉、華,雖能令眾生得益,但利益只是暫時的,時節到了又沒有了,樹果利益眾生,可令眾生證悟聖道,入於涅槃,永恆的安樂自在。「須陀洹果」,意為「預流」,「預」可作「預先」解,也可作「初入」的「入」解,指證悟聖人境界,最先得成聖道之人。「斯陀含果」意為「一往來」,指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或一來人間、一往天上,就得阿羅漢果了。「阿那含果」意為「不來」人間,而到色界天或無色界天去了。「阿羅漢果」就是「無生」,沒有生死了,這是聲聞根性。「辟支佛」屬於無佛、無佛法的時代,能夠無師自悟,成獨覺者。「佛道」指發無上菩提心的人,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得無上菩提。聲聞、辟支佛、佛乘這三類根性的人,由最初的栽培善根,努力修行,到最後得成聖道,都是漸次成就的。「無餘涅槃」者:沒有惑業苦的遺餘,證入不生不滅寂滅性,清淨無為,自在安樂,不是葉華之益所可及的。前葉華之益但說由菩薩得生,此果益則唯說是佛的教化,若讀喻文,佛陀亦應皆以葉華饒益有情,大菩薩亦能以果惠利眾生。

  「是菩薩摩訶薩,不得眾生實法,而度眾生,令離我顛倒著。作是念,一切諸法中無眾生。我所為眾生求一切種智,是眾生實不可得。」

三以二法不相離義結成。初般若不離大悲。不得眾生即是眾生空(人我空)。不得實法,即是五蘊實性之法不可得(法我空),此是般若無所得慧。「而度眾生」以下,明般若慧不滯空寂,還起大悲心。什麼叫實法?不從眾因緣生的,即是有自性的,常住不變的,是名實法。若從因緣生,有變異性的,即非真實,即是自性空義,故云不得實法。菩薩慈化眾生之目的何在?令眾生遠離我顛倒著耳。若能証會無我義,即得度一切苦厄。作是念下明大悲不離般若義。先標般若,故言「一切諸法中無眾生」。「我所為眾生」下,明大悲不離般若,為眾生求一切種智,是大悲;眾生實不可得,是般若。此中深義,若在凡夫位中,雖云二法不相離,還應偏重於般若,即不至於流向愛見大悲。如是不相離義,是為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