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719.gif (13704 bytes)

仁 俊     

最有力的手——菩提心操在自己手上,只取法財捨俗財;法財成為身心豐淨的養料、覺性、導光,入俗不迷,學真必 (圓)徹(不急求「疾成」、「即成」),人格的真面目與人性的淳質底,操持得提升不墜,汰滌得振脫不染的道骨與法器,大抵是這麼生根發力的。

截斷自家知見,直從三法印起心動念,即事悟理、循理作事,世俗識想中的葛藤、絡索,則日漸枯萎而脫落,內在澄廓外坦直。歷來直從「古仙人道」舉足落足,也從「古仙人道」發(大)心(久久)練(健)心的,總是先截斷自家知見,一切以三法印作依準,才能修學得內澄廓而外坦直。

菩提心成為眼前的提點者,念念向上的意境,步步邁進的腳跟,便踏實也凌空得不囿不倒,生死往來久健明。人面前(妒害)受得慣、笑得透,嘴臉親切得平易和融的;人(際)中間(無盡幻態)看得穿、(假我)用得活,膽志剛韌得巧善淨廓的,其蘊涵與豁露的一切,莫不憑眼前的菩提心這麼提點著。

觀不離空,行不著有,身手展施得不黏不縮,為人與學佛的資糧,則漸漸植種得豐盈不匱。事不昧己,理不乖法,法緣領會得不矜不悖,化世與說法的基因,則數數奠培得正大不偏。

不圖僥倖、不貪便宜、不為己謀,直蕩蕩、猛決決、深厚厚地,物脫得手,法學到頭,命捨到底。不著人相,不忘人苦;深念佛德、深銘佛囑,一切時處體見與表露的都能這麼樣,就沒什麼瑣細打量、嚴密藏護,敞敞豁豁做人、為人、不離人,誠誠切切憶佛、學佛、(依佛)不賴佛。

什麼人能先人後己?菩提心作得主、帶得頭,因為深知因人有己,感敬不已常懇切。什麼人能捨己為人?菩提願練成膽、積成力(德),以此膽力奮勉勵振,奉獻一切大喜暢。什麼人能致身為世?菩提行能為「目」、能作「足」,足健目明永不倦昧,步步踏實事事(分)明(「趣空」興悲,「趣有」運智)。

決不以情損智,決定以智運情,情勝於智轉迷情(者),此念此智,面對十方三寶及一切眾生,生生世世才能見三寶、度眾生呢!

知見脫俗、作略勘真,入世不溺與出世不了(不「疾成」、「即成」(著力剿「狂」絕「倖」))的根性,沒一個不這麼俐落勘透的!

念頭不離三法印,眼前不忘一(切)緣起的,世間相勘決得分分明明——不含糊一念,佛法性擇覺得的的準準——能一切相應,內在的正見與外在的淨行,就不再昧隔或敗毀了。安危禍福中能如此、必如此自勉、自強、自動而自承,心機的動轉與根性的操練,就不會黏黏滯滯、萎萎頓頓的了。

以菩提心作為知見指南,觀念上的理性、理路闢展得坦坦正正,精神之足與意地之境,舉落分明脫偏蔽。正知見勘得破命根裡的自我,汰得徹(聖凡)法界中的自性,昂得頭面也淨得身手,看一切人不怖不厭,救許多人越救越勤勇的,其威力與德能,都憑著菩提心為底襯、作前導、做中堅啊!

十 一

學智慧最應著力處:深厭真我,善用假我,不爭體面觀緣起(不生),蕭然澹默無所得。行慈悲亟應發心處:不(求速)脫己苦,先拯他苦,振展誓諾獻幻命,毅然果敢有所為。

十 二

大公無私處:菩提心直直了了的做人,明裡暗裡都把個公字鍥入念頭眼底,意地磊落斷「欲貪」。大勇無怯處:菩提願踴踴躍躍的為人,逆境順境都把個勇字致得命空(捨得決)手挺(提得住),形象端卓不怠疲。大節無虧處:菩提行踏踏實實的導人,強緣(威脅)軟緣(魅誘)都把個節字持得徹始徹終,佛道清嚴苦(苦)勵勤。

十 三

最莊嚴的頭面,都從不肯與人爭體面而獲致的;最清淨的身心,都從肯得學無我法而修成的。

十 四

虛心能見得一切人的,沒一個不活透了心,忘卻了我,敞敞豁豁面對一切;健心能徹悟一切法的,沒一個不擴透了(無著無己之)情,學足了(緣起)智(緣創悲),淨淨嚴嚴目注眾生。遍入無盡法界的普賢德,廣修(闢)無(底)極法程的普門力,其肇因與起步,完全憑著這副面目啊!

十 五

眼睛看亮了自家菩提心,就沒有不可諒解之人了,見面歡喜開眼笑;肺腑豁開了自家菩提願,就沒有不可消融之怨了,學佛慈和涵德徹;操履安穩著自家菩提行,就沒有不可涉歷之境了,做人堅貞邁步健。

十 六

懷的不捨三學,存的不乖三寶,行的(出入往還)不離三門,驗的(善惡無記)不昧(忽)三業;世俗幻象透得過,佛法真(空)性印得著,雖不急求解脫,也無退墮之虞了。

十 七

怎樣學大覺性?入世不著,出世不了,澹澹平平振三業。怎樣練大發性?處樂必捨,造樂必決,懇懇切切護三根。怎樣立大韌性?忍人不厭,見人不倦,笑笑了了修三施。

十 八

如何實驗發大心?菩提心見得一切人,任人喜怒常和敬。如何實驗立大願?菩提願為著一切人,助人福善(禍危)不倦捨。如何實驗立大行?菩提行化融一切我(我所),施法施財施無畏。

十 九

菩提心把人看重了,重得同佛一樣,生生世世才能常見佛、真見人。菩提願把命看輕了,輕得同沙一樣,心心念念才能誠學法、猛絕(邪思戀)情(展篤摯情)。菩提行把業作正了,正得與空一樣(無著無捨),事事理理才能不墮俗、深悟真(不住而導俗趣真)。

廿

到處都能學佛法、用佛法的,人說的話都成為自家智慧——喜怒讚毀觀空寂;人作的事都勘驗自家慈悲——「割塗」害護悟假幻。

廿 一

做人識得大體的,菩提心都成為必然律令,取其所必取,捨其所必捨,果決立斷;入世立得大本的,菩提願都成為廓然德量,涵其所不能涵,消其所不能消,涵消分明;接引發得大用的,菩提行都成為昭然的標,造其所應造(慧命),迴(向)其所應迴(悲智),了無慳懈。

廿 二

正法與淨心成念成片者,則能心安理得,氣貌寬豁息忿諍;無我與緣起成觀成行者,則能相空意健,器量超邁渾平寂。

廿 三

日常中最應注意、注力處:菩提心活現、活絡、活用、活印得的的明明,誠誠靈靈,閒愁襲不上念頭,雜話纏不著舌根,浮名捨得了體面,俗利迴施給眾生,不作生死業,不忘生活律——人格品質與人性光輝,淬鍛得堅強精嚴,菩薩形儀與佛陀法界,始能從我們三業的仰傚與沉思中,漸漸體現得日切日增,做人做得暢快奮興,學法學得摯切恢弘,做這麼種人,多麼夠味!

廿 四

不忘眾生生老病死苦,發願致力度脫;不惦慮自家生老病死,振氣勵心奮揚。 存此心而立此行者,做人的精神與為人的肺腑,則軒昂敞廓得畢竟充實,消沉與狹隘,則永遠沾不上、閉不著,積極發心,勇猛練心。

廿 五

不為財色之奴的,挺澹中的骨力與膽魄,則一直發揮得不餒不敗,身心整固愈抖擻;能為諸佛之使的,誠懇中的血性與命根,都一致策練得必沸必健,手眼明快更淨脫。

廿 六

菩提心廣結人緣,見人喜敬如見佛,以馴牛快馬的精神為人服務,一切人則成為自家的良田善福。菩提願遍興法緣,護法精誠甚護命,以捨心致身的肝肺為法效勞,八正道(一切佛法的本源)則成為世間的淨光坦途。菩提行久造(眾生作佛)根源,逢(即使極劣惡)根照拂能轉根,以孝親愛子的嘴臉植根發力,(身語意)三淨業則成為事相的大德宏量。

廿 七

最明智的時空觀,不浪費時間,不佔有空間,藉時觀空而行空,不為個己耗神盤心,常向眾生注目察苦,不避苦而施法,不錯眼以滯情:以法導情、運情,擴(真摯)情(操)倡法、護法,為法不遺餘力。佛法念與時空觀,這麼配合而施展著,肉眼所見、所學的佛法,積久則成為法眼,看破自己,亮豁豁地照引苦惱眾生,同度彼岸。

廿 八

什麼人的心最夠力?不讓煩惱遮蓋菩提心,立起立制貓捕鼠。什麼人的願最夠力?不為苦惱退失菩提願,即溺即赴親援子。什麼人的行最夠力?不許逸樂毀滅菩提行,能(前)瞻能(後)顧佛注目。

廿 九

第一等觀行者:不增煩惱,不怖苦惱,調治煩惱度苦惱者。第一流膽智者:能化魔怨,能耐塵勞,於塵勞中恆近魔怨。

 
nat02bt1.jpg (1554 bytes)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