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摘

聖典概觀

(摘自『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十二章)

                                                                                                                                            印 順 

  原始佛教聖典──經與律,與一般公認的「三藏」,在聲聞弟子的傳授宏通中,並非聖典的全部,而只是初期集成傳誦的,聖典集成史的一大段落。佛教聖典的原始部分,有時、有地、有人、有事,充滿現實感。離佛的時代漸遠,聖典的現實性漸淡,而理想的成分漸濃。佛法的開展,在印度文化的領域中,有印度宗教的特性。以佛法來說,是具體的,活躍的,在不同地區,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適應中,進行覺化,淨化大業的宗教。卓越的聖者們,經內心的體證而流露出來,集成定形文句而傳誦於佛教界,就是聖典。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佛教聖典,不是別的,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跡。

  原始佛教聖典,是佛法進展中的一大段落,以後又怎樣呢!在適應廣大人心的機宜中,又不斷的傳誦出聖典。不過,佛法的化導世間,是有原則的;雖多姿多釆,而有一貫方針的。試論佛教聖典開展中,每一階段的特性,也可說是一種教判,一種史觀。 

  「佛法」,佛陀初期的教化,是正法中心的。到後來,為了「依法攝僧」,而逐漸成立僧伽制度(律),而樹立「導之以法,齊之以律」的佛法。繼承這一趨勢而開展的原始佛教,法與律並重。等到部派分立,上座們有了偏重律制的傾向。律──毘尼「是世間中實」,有時地的適應性。時代變了,區域文化也不同了,為律制所局限的佛法,難以適應,而有偏重形跡,忽視根本的情況。一分重法者,適應佛教的時代要求,而展開了正法中心,復歸於佛陀的運動:這就是「大乘佛法」。原始佛教傳下來的經與律的數量,約為四與一之比。而「大乘佛法」中,部類龐大,可說沒有律部。即使附帶的有一部分,與大乘的「契經」,不成比例,百分不及一,千分也不及一。「大乘佛法」是重法的,是不容懷疑的事實。從佛陀化世的根本原則說,這都是各得佛法的一體。 

  以「法」來說,原始結集只是「四部阿含」,而這又源於「相應阿含」。「相應阿含」的根本,是「修多羅」,甚深法義的結晶。通過一般民間的神教意識,成立「祇夜」。分別抉擇「修多羅」與「祇夜」的「弟子所說」,普化社會的「如來所說」,就是「記說」。這三部的總合,稱為「相應阿含」。依這三部分而開展集成的,為「中」、「長」、「增一」,共為「四部」。依古人的傳承解說:以「修多羅」根本部分為主的『相應部』,是「顯揚真義」──「第一義悉檀」。以分別抉擇為主的「中部」,是「破斥猶疑」──「對治悉檀」。以教化弟子啟發世出世善的,是「滿足希求」──「為人(生善)悉檀」。以佛陀超越天魔梵為主的,是「吉祥悅意」──「世間悉檀」。這是佛法適應世間,化導世間的四大宗趣,也是學者所能得的,或淺或深的四類利益。佛法的四大宗趣,從「四部」聖典的特性中表現出來。 

        「佛法」──「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次第開展,又次第有「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的流行。從長期發展的觀點來看,每一階段聖典的特色,是:一、以『相應部』為主的「四部阿含」,是「佛法」的「第一義悉檀」。無邊的甚深法義,都從此根源而流衍出來。二、「大乘佛法」初期的「大乘空相應教」,以遣除一切情執,契入無我空性為主,重在「對治悉檀」。三、「大乘佛法」後期,為真常不空的如來藏(佛性)教,點出眾生心自性清淨,而為生善解脫成佛的本因,重在為人生善悉檀(心性本淨,見於『增支部』)。接著,「秘密大乘佛教」流行,「劣慧諸眾生,以癡愛自蔽,唯依於有著……為度彼等故,隨順說是法」。這是重在「世間悉檀」。佛法一切聖典的集成,只是四大宗趣的重點開展。在不同適應的底裏,直接於佛陀自證的真實。佛教聖典的不斷傳出,一直就是這樣的。所以佛教聖典,不應該有真偽問題,而只是了義與不了義,方便與真實的問題。 
  
        南本『大般涅槃經』,有一譬喻,如卷九(大正一二‧六六三上)說:
   「如牧牛女,為欲賣乳,貪多利故,加二分水,轉賣與餘牧牛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轉復賣與近城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轉復賣與城中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詣市賣之。……取已還家,煮用作糜,無復乳味,雖無乳味,於苦味中猶勝千倍」。 
  
        活用這一譬喻,來說明佛法的長期流傳,集成不同聖典,倒是非常適合的。佛法,如牛乳一樣。為了多多利益眾生,不能不求適應,不能沒有方便,如想多賣幾個錢,而加上水一樣。這樣的不斷適應,不斷的安立方便,四階段的集成聖典,如四度加水去賣一樣。終於佛法的真味淡了,印度的佛教也不見了!雖然這樣,佛法的「世間悉檀」,還是勝於世間的神教,因為這還有傾向於解脫的成分。佛法在流傳中,一直不斷的集成聖典,一切都是適應眾生的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