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809.gif (10553 bytes)

仁俊講 明忍記         

 

學佛首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實是一件最難的事;一個人若能了解自己,他就能了解環境中的一切,能控制或消融煩惱——內不為自我所困,外不受環境干擾。要學會這種能耐,最好學學靜坐。

不少人為了求開悟而學靜坐,甚至以為開悟了,就立即成佛。其實,佛法的靜坐,乃在斂攝浮動不住的心,不是為求開悟。常人把持不住自己的心,靜坐時不是昏沉瞌睡,就是妄想紛飛。佛法為了讓人心能靜下來,所以教人靜坐。靜坐上了路,心就漸漸平靜下來,久了,真靜了才能真動;靜得與智思相應,才能不隨境而轉。

學靜坐,一般叫做學定,認為許多人都能得定。嚴格地說,在家人是無法得定的,因為得定需要具足許多條件,需有特殊的訓練,需過特殊的生活,在家人多不具足這些條件。但是,不得定無妨,因為學佛最重視「認識、觀念和行為」,如果認識得正確,觀念才會正確,有了正確的觀念,才能發為正確的行為。因此,待人處世就得從寂靜、平正中,認真學習調心、用心的步驟:

一切放下持一心

學靜坐,不管盤腿或不盤腿(有些人不能盤腿),坐下來,身體要端正,脊梁要挺直,不左偏右斜,心力漸漸集中,這時不論家事、國事、天下事,一切放下。我們的心太散亂了,就像獼猴攀樹一般,這手抓這枝,那手抓那枝,放一取一,跳來轉去,安不下來。現在學靜坐,務要攝持一心,不要東想西想。

攝心入細治蕩率

靜坐時,收攝起粗動、浮躁的心,漸漸地把心集中得仔仔細細,心進入了仔細狀態,就能對治浮蕩、粗率。一般人無論動靜,氣息都非常粗率,往往在人事的種種應酬上,不經意地就表現出粗率氣息。如能攝心細細觀照,心就斂攝得仔細沉靜,能對治浮躁粗率了。

健心練決治昧怠

靜坐對健心也要注意,許多人即使依照正常的方法靜坐,心念稍稍集中了,身心上比較舒暢、平衡些,就生起一種味著心。注意呀!此時千萬不可貪著,要把心健起來,健得決之又決。有些人靜坐有了點功夫,就想關起門來學定,貪著靜中滋味,家事不做,廟事不管,這就成為懈怠、懶惰的人了。我們學靜坐,要牢記著:心要健得穩定,不味著、不懈怠;心健了,不管是內心妄想,外境惑亂,都能看得破、擺得開,心念才會集中。

一心貫續傾觀三

由於靜心、攝心、健心,心大致不亂了,漸入一心;真正的一心是已經得定了,現在是相似的、初步的一心。心能貫注、相續,集中身、口、意三方面的力量,不讓它散失、飄蕩,整個心力意念,向三方面去觀察。「觀」,講深了,要用種種的方法;現在簡單說明:我們的觀念在三方面要有決定性的認識,行為才能上軌道:

(一)無常無貪治常倒

我們的身心,與身心面對的一切,從佛的慧眼看,無不念念無常。心念是前念生、後念滅,滅了又生,生了又滅,無一念暫停。以此類推,外在的一切人事、物理現象,都是如此,都在不斷地變化——瞬息萬變。一個人如果不能深觀無常,就會起常執了。一般的常希望自己的身體能永遠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好,物質與精神要活得安樂舒暢。由於常的念頭,接著起種種的顛倒妄想:聚積財物,現在要掌握,老來要靠它,就在這些事上動種種主意,甚至以不當的手段巧取強奪,造成種種苦惱。如果知道人命和外境都是無常的,就不會起這些顛倒妄想了。

「人命無常,過於山水」,從佛法上說,就是沒有一個真實的我。這一生的生命,不管如何愛護、珍惜、講究,也許可以活得好一些,但想長久的活下去是不可能的。真正懂得無常的人,從不打包票一個人能活多久,為什麼?有的年輕人,在睡夢中死去了,這種例子相當多(尤其戰亂地區)。以此類推,不論嬰兒、少年、青年、壯年或老年,都是念念無常。不過佛法講無常,有最積極的一面;真正懂得無常的人,才能真正磨練、開發、掌握自己的新生命。所以佛法的重視生命,和一般人所重視的生命觀不同,是非常積極的。

(二) 無我無畏離我脅

一般人把我看作生命主體。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學術、技術、思想都高人一等,但「我見」、「我愛」依然很重,還是為苦惱所困。佛法說:「愛莫過己」,人最愛的莫過於自己。由於愛著自我,引起的畏懼心也就很重。因此,一旦生命受到非常威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例如發生自然災害如地動、海嘯、風災等等;最悲慘的極端政治體制的變更——的時候,真有說不出的熱惱、苦痛,這都是從我產生的。

佛法所說的「我」有兩種:(1)一般人所執著的「實我」:這樣的我,雄心勃勃地風雲際會,掌握著政經、軍權的時候,自我膨脹得就想一切歸我操縱。這樣的「我」,佛法稱之為「薩迦耶見我」(身見)。世間的英雄人物,在這樣的自我烜赫中,多半是時來氣如雲,時去淚如雨,下場夠慘的了!(2)是「緣起之我」——「假名我」,善巧地修學這樣的我,則能利用人身完成法身慧命。因此,佛法特別重視人身。約假名我的作用說——化除薩迦耶見我;沒有了薩迦耶見我,就不會烜肆自我氣魄,也必然了無所畏;為什麼?因為沒有一個真實的我被毀滅掉,就這樣,遠離了自我威脅。

許多人都說,別人威脅我(約相對說,確有這樣的事實),但從我是一切苦惱之根、煩惱之源來說,真正威脅自己的還是自己。如果了解了無我的道理,不管他人多麼威脅,也會坦然不懼。人類最怕什麼?最愛什麼?最愛的是我,最怕的也是我,怕自我的生命失去。依佛法說,無實在之我,有緣起之我;這緣起之我重要極了!我們做人要做得好,必須懂得緣起之我;即便成佛,也只是把緣起之我用得大公無私——為人、為家、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而已。真實之我是生死根,叫你吃苦頭;緣起之我是解脫本,叫你成佛。

(三)涅槃無依超有無

涅槃,簡單地說,就是熱惱的消散,身心得到真正的清涼、安息。懂得了無我,就懂得「涅槃無依」,再也不會像一般眾生執著「常」與「我」,就能超越「有」與「無」的二邊。時常體念涅槃境界,就和一般人的觀念不相同。一般人貪著種種的有,(實)有這(實)有那,這樣的有是「生死根」,使你在這生死海中,被苦惱之浪衝來擊去,頭出頭沒。生命也不是一世就結束的,一死百了的「無」,這是最大的邪見。

佛法一味空統三

佛所證悟的法,大小乘經論都說「一相一味」;古佛這樣悟,現在佛、未來佛也這樣悟,絕沒有什麼差別的。佛說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即是「一實相印」。「空」是什麼?,我們細下心來觀察,從自己的生命,乃至所接觸、所了解的一切,其通性都是離不開空的,佛法以種種方法闡明空。主要有兩種:(一)「自性空」:我們當下的生命,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個真實的、不變的我;(二)「畢竟空」:任何一個人,任何一樣法,乃至任何一切東西,其普遍性都同樣的是空。當然,佛法講空,也講緣起,因為空才能緣起,不空就不能緣起,為什麼?不空的反面——自性;自性的定義:自有自成。自己原來就是那樣,不會起變化,這還談得上有什麼嗎?空,可從三方面來說:無常是空,沒有定性、決定性;無我是空,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只有緣起假名我;涅槃是空,一切煩惱及習氣的消散,畢竟清淨,整個身心清涼、寂樂了。利根之人一瞭解空,就瞭解是無常、無我、涅槃無依;鈍根的人漸漸修學,由無常而了解無我,由無我而了解或證入涅槃。

悟空解有二常安

一般人,甚至世間聖人,對於有,到了深處也不能瞭解;說有天、有性命、有生,總跳不出有的這一關。真正悟空的人,也能了解有;真正懂得自我空、畢竟空,也知道一切法是有的。為什麼?因為了知一切都是由因緣而幻現的。例如父母生兒女,是因緣;出家人看破世間五欲而出家,也是因緣。理解了因緣幻現的道理,面對一切現象,就不會被它所困縛了。更進一步說︰我所有的東西,都是他人的;他人的東西,卻不是我的。因此,我現有的東西,要儘量地做慈善事業,去幫助眾多需要的人。懂得了空、有的道理,平常和非常就都能心安理得。為什麼?許多迷墮在黃金夢中的人,到臨終,依舊在輪迴中流來轉去。懂得了有而幻的道理,就會放下一般人所貪著的,發心學佛,多做世間善而正的事情,心就安了。許多人在非常時心都不能安,為什麼?逞大權勢操縱一切,勾心鬥角,苦惱得很。懂得了緣而空道理,就不會與他人鬥爭了。像這樣的人,遇大逆境甚至大難臨頭也不恐懼。因為平時應做的都做了,即使隨時受種種苦,為眾生的苦難而死,也很歡喜。為什麼?捨舊換新,好比房子倒了,正好提出銀行存款重蓋新的。能這樣,所以平常非常就都能安了。

一心提起察一切

前面說「一切放下持一心」,人畢竟是活在事業中的,靜坐以後就應該將心提起來,不要糊塗渾沌,要一心一意的觀察一切,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佛法藉靜坐攝心,世間也講靜坐止歇亂心,但是佛法的靜坐,不管是動是靜,都要把定個原則,並不是坐的時候這樣,活動的時候又是那樣,這,顯不出佛法靜坐的功德。

「善心一處常不動」

佛法的靜坐,有其不共的特色;這特色,就是要將身、口、意三方面都要調治得如法。人類種種的活動,佛法稱之為行;這種行,不單是現生的,還包括過去久遠以來的種種印象,我們平時不自覺地在某種情況下,就自然而然地湧現出來。譬如說某人心地好,可是,一遇稍不如意的事,馬上心就躁起來,臉繃得緊,話說得重,惡相就很難看了。從人類內在的潛性說:善惡相雜,如能以佛法的智慧之水調柔心中粗暴之氣,以佛法的智慧之光照治種種雜染情緒,心就能虛柔了,心虛柔了,就能接受佛法。如同一畝田地,墾得成熟了,好的種子一播下去,到了時候就可產出優良的果實一樣。

佛法的靜坐與學定,都非常重視「善(正)心」。人類身心的活動,或善或惡的或無記,修學佛法,首須對治惡業,遠離無記,熏增善業,善業與慧思相應了,以慧思導引善業,把心用得相當柔和;從柔和中把佛法的慈悲與智慧用活了,不論睡覺、吃飯,處世待人,作事討活,心都隨著善法轉;能這麼轉「慣習」了,善根就能深固,善力也能不斷地增強;善心與善根、善力配應得緊湊、貫聯,就能「制心一處」常不(受惑)動了。懂得這麼學靜坐,一切時處就都能不為惡心所困,不讓無記昧瞞。

一般人平時覺得時間不易打發,閒得不耐煩,看電視,看小說,找人聊天,把時間虛度了。學佛要有「智視」的觀念:現代的電視泛濫,雖有其好處,壞處也無窮。我乘飛機也偶而看電視——看世間變化,但我每天都以智慧看世出世間。做為一個現代人,如光看電視,不懂得以智視看自己和面對環境的一切,其結果是電視看得越多,妄想也越多。還有些家庭不注意,讓小孩看成人電影,成人電影有好有壞,壞的,小孩看了,馬上中毒,請諸位當心啊!

明天教靜坐之前,請諸位先默念幾聲「一切放下持一心」,將心漸漸靜下來,不論家事、廟事,甚至天大的事,都要一起放下,把心持得穩穩的。心能穩正得不悶不躁,則能從靜坐中攝念了。

靜坐了以後,不管在家出家,還是要面對世間種種的活動,就得「一心提起察一切」,清清楚楚地觀察現前是正是邪,是善是惡;能以正糾邪,以善治惡,這種觀念清楚了,行為才會光明,做人才會健正,務請諸位牢記著!

 

一九九七年十月講於莊嚴寺佛法度假
nat02bt1.jpg (1554 bytes)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