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生活」對話錄之七

慈悲喜捨

辜隱

 

生:我在公司,覺得很孤立,同事們好像在排斥我,要怎樣改善關係?

師:你覺得你被孤立、排斥的原因是什麼?

生:我不是很清楚,大概是志不同道不合,她們談的話題我都無法加入,也沒興趣,她們喜歡談衣服、化粧品、小孩;而我喜歡談佛法,她們不想聽,我又是單身,也許是學佛的關係,不講究穿著,也不用化粧品,就是這樣子。

師:這樣有什麼問題嗎?即使是這樣,也不至於被孤立、排斥啊!人與人相處,心態最重要,如果有慈悲喜捨心,不一定要談得很多,也可以相處得很好。

生:是不是我「自視清高」、「孤芳自賞」,缺少慈悲喜捨心?

師:慈心是關懷別人、帶給人快樂,悲心是不忍之心,幫助人解除痛苦,喜心是眾生歡喜,我也隨喜,不生比較、嫉妒心,捨心是平等對待,不分親疏。如果常常培養慈悲喜捨心,與眾生結善緣,不要認為自己學了佛就比較高尚,凡夫都是庸俗不堪,也不要封閉自己、彼此壁壘分明。這樣,與人在心靈上會比較親近,人際關係自然會改善。

生:為了修慈悲喜捨心而去談論一些「無義之論」,不是違背佛法而且很虛偽嗎?

師:如果你對這些談話,沒有貪著、依戀或鄙視、厭惡的心,只是隨順眾生的愛好,先建立良好關係,再引導她們來認識佛法,這是合乎大乘佛法的精神的。就如你愛護小孩,小孩喜歡玩具,所以你買一些有益兒童身心發展的玩具給他,小孩玩得很開心,你也很開心,事實上你並不是買一些你自己喜愛的東西給他,這就是隨順眾生的善巧方便,並不是虛偽。

生:可是,談衣服、化粧品我實在不懂,話都接不下去!

師:這是心態的問題,只要真誠的關心對方,讓她感受到你的溫暖和善意,那麼傾聽她的話,感受她的感覺,分享她的快樂,也是很好的;或者運用談話技巧,改變話題,談一些彼此有共同經驗的事情,都是可以嘗試的。久而久之,彼此在心理上的籓籬就被打破,不再被孤立、被排斥啦!

生:我覺得自己慈悲喜捨心不夠,要如何培養慈悲喜捨心?

師:可以用「自他互易觀」,觀察對方的苦,並試著了解對方的成長背景、想法和感覺,這樣慈悲喜捨心就容易生起。

生:可是,如果有利害衝突,就很難生起慈悲喜捨心!

師:至少可以學習捨心----平等心,進一步從緣起無我的觀照下功夫,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緣,不是光靠自己的主觀願望可以支配或佔有的,即使對方曾經傷害過我,也能看到他是在煩惱驅使、不由自主所的情況下做的。能這樣觀照,就可以消解怨恨、進而包容對方。不過,並不是說要任由他繼續傷害自己,而是要適當的保護自己,只是沒有怨恨和報復的心而已!

生:那實在是很高的境界。

師:這當然不是一蹴可及的,而是經由長期的修持慈悲喜捨和緣起無我的智慧而成就的。

生:謝謝老師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