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語代信通聲氣(十一)

仁俊法師

        佛法中絕大的氣勢,世法中最健的品骨:寧苦寧死,怎也不肯沮喪一念,玷屈()()微,挺著胸臂邁開腳步,盡向正道直觀直進,透脫得徹上徹下,豁絕得無始無終,佛法上會得不了不著,世法上做得不匱不佔,法輪的「氣」「能」灌充與補給,最急需這樣的絕大氣勢,最健品骨。我們必須心心念念、在在處處,從「人氣」鼓振中,憑智能導育出此種氣勢與品骨,才夠資力發動法輪,把眾生載運得直趣無上佛道。

        佛法學得如如實實、了了絕絕;用得的的足足、活活絡絡,通融了觸礙對立,一般受不了的不在乎,一切放不下的能推讓,自驗得這麼默然淳然了,一切時處才能從廓然中邁入無量無極中去。

        僥倖與狂妄剿絕了,佛種才不會斷呢,決心猛剿吧!堅忍與銳進練足了,僧格才立得起呢,發心恆練吧!

        說的話不讓自我纏著舌根,所說的則與佛法漸漸相應,「戲論」就這麼開始減少的。體勘純正而振展淨廓的修學者,最注重的:戲論開始減少,「正論」日現念頭;現得導提而成長慧命。

        將身心完全奉獻給三寶及眾生,就不肯再讓它盤心耗腦,因為不看作自己的了。法門中有真修持、大作為的,莫不從這不讓(不肯)開始的。

        智觀永不離開自己的心,成為心門的警衛、察覺者,內在欲私與外在塵染,則被嚴防,猛治得蠢動不了,炫惑不著,「命根坐斷」法根續。做得如此的斷續分明者,決不向諸佛乞憐,決定以「正法」作導,從正法的無高無下中直通諸佛及眾生,眉稜坦展得挺挺豁豁,眼界曠觀得平平寂寂,則了無慮顧,永不屈退,化為(承續)諸佛之根,(荷擔)眾生之力。

        心地存得最淳厚,做得最切真的人,念念都不離三寶作証;語義詮得最明正,導得最坦豁的人,事事都憑藉三學作業。從這般作証中深會「無作」之義,作業中大展「有為」之行,三寶之光與三學之力,化為眼前之導,腳下之襯,三業中一切的一切,則活透得了無頓滯,通廓得盡是坦闊,永恆性的新頭面與曠胸襟,便探舉敞豁得沒限量,活得不敢昧背諸佛,通得不肯厭捨眾生,能成為諸佛與眾生間的「法橋」的構架與介見者。

        最夠力的手臂--絕情地猛斷自我操縱、控束,直展直瞻(諸佛)直效(菩薩)(濟苦惱者),直透得盡脫盤困。最夠德的器識--捨命地數()()眾生倒陷、屈退,遍入遍察遍導(示發)趣,遍護得永不棄忘。

        智觀沉察、深照得了無所觸者,起心動念從這裏開始淨化、正化的;慈行現湧,振荷得絕無所棄者,拯人護物從這裏開始大化、普化的。若修若學的真根基、健氣骨,一切無不憑此二者開始的。現今發心修學佛法的「四眾」,切莫急求開悟--自誤,應先勘驗有沒有這兩種開始?!

        為佛法堅持著絕情無私的正見,正得生死、安危、苦樂悉堅持,持得意底直現,念頭直行,上進上透脫蓋纏。為眾生實驗得振()()無畏的深行,深得事理、性相、因緣盡實驗,驗得日常深(觸智)明,非常深安(得了卻命根威脅),下察下惻(「同體悲」)(奮愧沸得立即)赴救。

十一

        智慧觀淨化、空絕得能離能立,不著不住,佛陀境界依此會;慈悲行深忍、實驗得不悔不壞、能當能衛,菩薩精神憑此奠。

十二

        一、警心調節食量--惜物福,二、闢腦蓄持法力--充智德,三、做人報償眾恩--運悲敬,四、昂願決效菩薩--掀愧驚。

十三

        淨智驗得、用得巧活俐落,持的、說的與做的,與「我愛」都脫了節、絕了緣;關頭上應持的大節,苦樂安危不戀怖;人中間應結的大緣,逆順親疏沒善惡,小乘之厭()與凡俗之溺()豁得開、勘得破,端憑淨智導運得巧活俐落,從容中道行大乘。

十四

        開明得儘讓人對我們看清了--盡絕圖戀,世界上才有不混濁的人;超(越一般的)健得肯把我從佛法悟空了--永離見取,法門中才有最正直的人。

十五

        把自己了絕了,絕得快暢健朗,佛法中心肝氣骨,則一概明決挺卓得永不折扣;為他人做足了,足得溫厚豐實,世法中血汗手腳,則一起鮮淋展邁得決定旺捷。真修練與大透達的菩薩行者,於一切時空勘驗得、淬煉得、莫不這麼樣了得絕,做得足的。行空不住空而愈空愈()奮,解有不佔有而愈(富樂)有愈(益慷)(的作略與見地),則廓然而充然地發揮無盡,流續無極。

十六

        最正的念頭與語言--不離智慧,警破自他迷夢;最善的心術與德性--直現慈悲,踐邁佛聖覺路。

十七

        不讓自我昧瞞的人,總是把心察得、治得、用得、擴得一味正大光明,怎樣見佛也怎樣見人,人佛等觀。盡學佛眼看一切人,佛心待一切人;這樣看得喜敬成性,待得溫厚成德,養成了虛空般的佛性、佛量,不再置意一般最極複雜的人相反應、翻臉。寂默默地體現佛法,平穩穩地仰效佛德;體現、仰效得不隔、不減,則能學佛之德量,為一般最極複雜,複雜得瞬息萬變的人相,漸漸地為他()們莊嚴無上佛相。請注意喲!我們惟有這樣的發心,才能生生世世於娑婆界中見佛見人,於一切人中修學佛法,以佛法為一切人莊嚴佛相。要想做到這般境地,就得不再讓自我昧瞞!

十八

        智觀解除了命根困脅,說的、存的與做的,一切全都沒什麼做作、遮掩、演炫,坦坦朗朗--做人直上大路頭。化得了大惱刺,發得開大荷量的,一發心,就直向這樣的大路頭發趣、發達得空()不住,有海不溺,直上直下通生佛,不左不右化凡外。

十九

        為人為得明決俐落,入世了無貪圖,兩袖清風語成金;學佛學得默了豁達,出世盡絕癡著,一心正觀(佛本)願展德。

二十

        真和平的起點、奠基處:把一切人看作同一切佛一樣,親切日增日誠摯。談和平,不知從這個起點進展成線,擴充為面,這樣的討論或提倡和平,根本不理解和平真諦,怎能永恆地奠固和平基礎?

二一

        發心嚴正,持心、用心、驗心明淨的修學者,怎也不肯為自己做手腳、營局面、造聲勢,虛澹得默默地體見三寶。無上甚深的諸佛法身慧命,從些微會領中而漸次體悟得深入(不已)、直通(不隔),明觸(不昧),全靠如此的發心嚴正,持心、用心、驗心的明淨修學者。

二二

        懂得也做得活脫、活絡的人:了無所著,也無所遺,說的與踐的,顯得一片淨落坦豁;正法成為眼前準則,化為意底警示;德慧與善根配應得明決足實,為己而不了己,為人而能耐人,如此的不了而能耐,才真地做得活脫--透脫、活絡--透達,菩薩氣志與佛陀襟懷,大抵從這樣的活脫、活絡中日見厚穩,日顯真切,振發著生命力勢--頂荷眾生(有情),忘卻了生死苦惱--面對正法。

二三

        公私最分明的人--決不讓自私扼心,決心為眾生發心。弘誓淳篤,善根深厚與悲智充實者,總是肯得、敢得這樣的蕩絕欲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