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的寫照

羅宏成

 

        九七年五月底,筆者專程由多倫多飛赴寶島臺灣求法,得諸方法師大德慈悲引介,求法大願得以圓成。百城煙水,五十三參,『華嚴經』中善財童子,由發心至參學,十二年遊方觀化,終能開發無礙智慧;筆者學殖荒疏,難與善財相比,然童子勇行宏願,堪作典範。在臺雖僅停留短短一週,卻參訪了印公導師及其他十餘位法師,圓滿賦歸,內心法喜,非筆墨能形容。歸來思惟所見所聞,對於導師其人其言,感想甚多;對導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菩薩行及菩薩涵義,尤有更深一層的認識,爰提筆為之記。

  筆者關山萬里,遠赴臺灣,為求正法而拜見印公導師。記得蘇軾形容高僧大德曰:「見之而清涼,洗盡煩惱毒。」此次親近法師,於東坡詩句,心有戚戚焉。導師見筆者時,方出院不久,精神尚未康復,願見我這遠方來客,令筆者感動萬分。導師開示時,慈音雖弱,但異常清晰,頭腦清楚靈敏,談起佛法,那份法喜竟比我還多!導師一生體弱多病,能享高壽,於法有無盡法喜,應是主因之一。導師在『妙雲集』中形容世尊:「慈和而不失其雄健,深思而不流於神秘,澹泊而薄苦行」,這些法語用在導師身上,誰曰不宜?  

        筆者初讀『妙雲』、『華雨』二集,有清涼之感,其中金句、美言,讀之亦使人遠離塵垢,法喜充滿。慧瑩法師所說極是,「慈雲」可遮擋烈日,使眾生免受煎熬;「法雨」能潤澤群生,除眾生熱惱,使清涼自在,以此二者命名,可見導師用心良苦。華雨精舍---導師在台中的道場,大廳上掛有對聯二句:「方見瑞雲臨靜舍,又聞華雨滿經臺」,可謂深得導師心意。『妙雲集』是導師慧命所寄,亦是釋尊正法所繫,無怪乎不少法師大德咸認為: 「能讀通『妙雲集』,可說讀通一套小藏經」,倘能如法奉行,信必證道可期矣。導師晚年之作『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是一本相當重要的著作,「人間佛教」的思想,其中多有發揮,讀者若欲了解此思想,不妨多讀此書,「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熟讀十遍八遍之後,自能有一番領會在心頭。此書現收於『華雨集』,坊間亦有單行本流通。

        導師深入三藏,畢生精力心血,遊心法海,慧解獨步千古,為後來者開闢一條深研教法的道路,堪稱中國佛教思想界踽踽獨行的先知先覺者,對傳統中國佛教及現代學術的針砭,確使佛教的真面目得以重現於世。中國佛教一向被誤為「專為亡者服務的宗教」,在導師的闡闢分析下,亦得以澄清。其思想著述,在現代中國佛學史上,具有中流砥柱的地位,厚觀法師稱其為「玄奘大師以後,千年來無以倫比的大家」,學者江燦騰先生亦譽其為近代最偉大的佛學思想家。

        民國四十二年,導師於台灣新竹創辦福嚴佛學院,大門入口處有聯云:「即人成佛,佛在人間,人佛一如真法界;因智興悲,悲依智導,智悲無礙大菩提。」導師畢生致力「人間佛教」,對聯中可見一斑。經中說:「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釋尊是人間的覺者,佛法是人間覺者的教化,是自力的、人間的,而非他力、鬼化、梵化的宗教。

        筆者景仰導師,不僅在其學識淵博,僧格高尚,還在他那「為眾生,為佛教」而發的大菩提心,一生為推廣純正佛教而努力的宗教情操,其治學過程中,正本清源,為現實佛教尋索一條契理契機之大路,使佛陀創教的本懷,得以重現人間,更使後來學者得以如法修行,其功厥偉,若非菩薩應世,曷克臻此!

        臺灣之行,導師之外,尚拜見了另一位人間菩薩--導師的侍者明聖法師。筆者所認識的明聖法師是位頭腦靈活,反應敏捷的長者,辦事能力尚高過一般能幹的青年,處世圓滿合乎中道,亦合導師心意,三十餘年來風雨無間侍奉導師,全心全意照顧其飲食起居,使導師得以安心潛修、講學、閱藏,導師能有今日不世出的成就,明聖法師功不可沒,默默無聞的幕後工作,充份表現出忘己為人的菩薩大行。法師悲願宏深,除照顧導師外,尚任「華雨精舍」住持,盡力協助福嚴佛學院,使僧材的培育,純正佛法的慧命,得以燈燈相續,化化不絕,充份發揮了「為眾生、為佛教」的精神,筆者此行能頂禮這位菩薩,真是殊勝的福緣。

        人生以犧牲為目的,對大乘菩薩行者而言,應以此為學道的準則,導師說過:「真正的修行,應該是無限的布施。」由於菩薩具大悲心,不捨眾生,故所作所為,皆以眾生利益為依歸,必要時,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所謂「菩薩布施,不惜身心」,這種入生死而無所懼的作略,才是菩薩大無畏精神所在。而佛教所說慈悲,必須以智慧作為主導,才能發揮真正的效用。有智慧的慈悲,才能興起真正的悲心,沒有智慧的慈悲,祇不過是世間善業而已。慈悲與智慧二者必須互相依存,才能無所障礙,能如此,才能獲得大菩提。菩薩修六度四攝,擴大即為菩薩萬行;六度萬行以般若波羅蜜為最重要,所謂「五度如盲,般若為導」,此之謂也。龍樹菩薩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般若,據導師解釋,是根本無分別智,此種智慧可使吾人證入畢竟空,那時是沒有一切戲論相的。從般若起方便,就是後得無分別智。能起方便智,才能達有--莊嚴淨土,利益眾生,起種種如幻如化的事業。菩薩發心修學救濟有情,莊嚴佛土,成熟眾生,可謂任重道遠。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菩薩既知一切作法如水月空花,如夢幻泡影,虛妄不實,但能以大悲心圓滿所修,莊嚴法界,饒益有情,便是大乘菩薩的最佳寫照。

        以下援引諸經論及多方大德有關菩薩之言論,作為拜見兩位人間菩薩之行之註腳。

  「菩薩」乃菩提薩埵之略稱,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菩提」,即覺、智、道之意。「薩埵」,即眾生、有情之意。菩薩發心修學,基於「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理念,廣行利濟眾生的事業,故此,凡有大誓願心、大覺悟心,以救世利他為宗旨,廣修無量法門,度化無邊眾生,於未來成就無上佛果之修行者,都可稱為菩薩。

『大智度論』卷四:「一切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益一切,是名為菩提;其心不可動,能忍成道事,不斷亦不破,是心名薩埵」。又卷四十四:「菩提,秦言無上智慧,薩埵或名眾生,或是大心。為無上智慧故出大心,名為菩提薩埵;願欲令眾生行無上道,是名菩提薩埵。」

 「菩薩」名稱最早見於『增壹阿含經』卷一「序品」:「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禪、智慧力如月初,逮度無極睹諸法。」

甲、以三心十善為基礎

  菩薩所修之行,稱為菩薩行,而菩薩行是非常深廣的,要言之,應以三心而行十善為基礎。所謂「三心」者,即菩提心、大悲心、空性慧,三者都是修菩薩行所必備的條件。

1. (願)菩提心

  一般言,能發菩提心者,便稱為菩薩,菩薩修學以成佛為目標,為了達致此崇高的理想,必須先立下大願。『大般若經』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是學佛三要門,亦是菩薩三金剛句。所謂「一切智智」(無上菩提),即佛的無上覺。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可說是菩薩行的志向所在;菩薩以佛的究竟圓滿佛德作為正覺之本,立定志向而念念不忘的趨求,發菩提心,要求自己也這樣的大覺,菩薩行者應以此三要修學,而一切修學,也為了圓滿成就此三德。

2. 大悲心

  大悲心可說是菩薩行的根本,菩薩具有大慈大悲柔和的精神。慈能予人安樂,悲能除眾生苦惱。經中說:「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提婆羅菩薩在『大丈夫論』中亦說:「有悲心者,菩提之果便在掌中。」印公導師說:「如缺乏悲心,什麼法門都與成佛的因行無關。」『大智度論』卷二十七:「慈悲是佛道根本,所以者何?菩薩見眾生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後世苦等諸苦所惱,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後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厭沒,以大慈悲力故,久應得涅槃而不取證。以是故,一切諸佛法中慈悲為大;若無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

3. 空性慧

  釋尊之所以能夠在菩提樹下成就正覺的大業,就是因為他能如實了悟宇宙的真理--緣起(因緣)法。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重重無盡的因緣條件所造成,正因為如此,事物本身不能控制自己,亦不能把持自己,及至因緣條件離散的時候,便終歸壞滅。所謂因緣和合,由無生有,因緣離散,自有還無,此之謂也。吾人可以說,事物依緣而集起,當下便有壞滅的必然性,所謂緣起不離性空,性空不離緣起,就是這個道理。

  佛滅後約六百餘年間,被譽為八宗之祖,釋迦第二的龍樹菩薩曾說:「能圓滿理解因緣法,即能圓滿理解佛法。」(見龍樹菩薩「勸誡王頌」),「因緣」二字,可說涵概了佛法的精要。

  菩薩行者若欲普利有情,圓滿六度,必須先有正見,『雜含』卷二八:「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可見「正見」的重要性。佛教以「八正道」作為正覺解脫的根本,而八正道以「正見」居首,從正見啟導正思惟,由正思惟引發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及正定等七支。

  導師曾說:「深信三寶,應從正見中來,依正見而啟正信,乃能引發正行而向於佛道,自利利人,護持正法。」可見導師對「正見」的重視。菩薩如果沒有「正見」作為主導,如何能弘揚正法,化度有情呢?續明法師也說:「學佛而沒有正見,就不免走入與佛法相反的道路上去,其危險尤勝過於瞎人。所以佛法中教人不要破戒,尤不可破見,因為破戒是個人的過失,破見則影響他人,所謂『一盲引眾盲,相率入火坑』,由此可見『正見』對於修學佛法是非常重要的」。既然正見如此重要,那麼,什麼才是正見呢?

  正見分世間正見(五乘共法)及出世間正見(三乘共法)。世間正見知有善惡、有業報、有前後世及有凡聖之別;出世間正見正觀緣起及四聖諦的真理,能夠見一切法當體本空,當體不生不滅。由於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從各種因緣條件相因相待而成,故無實性可得,吾人對於世出世間的一切,都應無所執著,能如此,便能做到如『心經』上所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的境地。沒有罣礙,就不會有束縛,能通達無礙,便能得大自在,大解脫,由此岸到達彼岸,得成佛果。

   釋尊說:「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為正觀。」緣起是有相對性的,所以世間的一切是無(非)常,而不可能常住的。無常即無有常性,即事相所以有變異可能的理則。由於緣起無常的關係,所以世間一切是苦的,不安穩又不徹底的,故經中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既然沒有我的自性,又何來有「我所」呢?「無我」、「無我所」就是空。佛弟子如能觀緣起的無常、苦、無我我所--空,便能斷煩惱而證究竟涅槃。

  菩薩修學,如能正知「緣起」即「空性」,「空性」即「緣起」的道理,便能處處不取著,更能以「無所得為方便」去成就菩薩的大行。

     4. 十善

  所謂十善即十善道,或稱十善業道,十善業跡。菩薩持的戒是以十善道為根本,為了要圓滿一切戒行,十善道是不能忽略,而且要嚴加行持的。十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出家眾「不淫」),這三善是正常合理的身行,屬身三業。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四善是正常合理的語(言文字)行,屬口四業。不貪、不瞋、不邪見(正見),這三善是正常的意行,屬意三業。

  聲聞戒重在身口,而菩薩戒則重視意業的清淨,如祇做到身口清淨,充其量祇能稱「尸羅」而已,不足以稱為「波羅蜜」!故此,十善道中含「不貪、不瞋、不邪見(正見)」等三種意清淨是有特別意義的。

  十善道可說是凡夫、二乘及大乘共學的法門,並不限於文字所列的十條項目而已,應該也含攝了五戒、八齋戒甚或比丘戒等一切戒法。十善道是總相戒,包含了無量戒法,菩薩要具足「尸羅波羅蜜」,必須掌握這個原則,否則便不能再進一步成就菩薩戒法了。十善道可作為菩薩尸羅波羅蜜的內容,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與三心相應,否則「尸羅波羅蜜」是不能成就的。

利他為上,淨心第一

        佛法為淨化人類的崇高教化,而菩薩行的真精神,是以「利他」為主,一切以眾生的利益為先,不能專於說教,而應多參與社會上一切正常活動,及從實際的事行中充實慈悲的內容。

  釋尊教化無量眾生,雖有八萬四千廣大法門,然一言以蔽之,不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心」而已。菩薩度眾,除本身要做到止惡、行善、淨心外,尚要教他作,讚歎作,隨喜作。菩薩如不重視自身的淨化,自救尚且不能,更遑論度人呢?

  佛教所說的身、口、意三業清淨,在菩薩行者來說,意業尤其重要,如只是身口不犯戒,但意念不清淨,不能算是戒行清淨。菩薩要具足圓滿一切戒行,必須意業清淨才行。茲恭錄導師「淨業頌」,以為菩薩行者的座右銘:

    心淨眾生淨,心淨國土淨,佛門無量義,一以淨為本。戒以淨身口,定以淨塵欲,慧以淨知見,三學次第淨。貪淨三昧水,瞋淨悲願風,癡淨般若火,性地本來淨。無邊染業淨,一切淨行集,即此淨心行,莊嚴極樂國。 

謹以此文抒發求法歸來所感,作為對導師的「法供養」,遙祝導師慈體康健,法轉常轉,並回向法界有情,同圓種智。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一日寫於多倫多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