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導師與佛法

                                                                                                                                                                劉松勇

 

        首先要正本清源的是:不少人都說印順長老是思想家、學問家。其實,在『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的「序」文中及『我之宗教觀』等書,印老他老人家就已表明他是佛教徒。我的意思是說:有一些人亦是思想家、學問家,但卻不一定是宗教徒,而宗教徒(或宗教家)卻可能兼思想家、學問家,印老是佛教徒、思想家、學問家三者兼而有之。有一些人雖是思想家、學問家,卻不皈依三寶、不受戒,就算理解了一些佛法,然往往不能得到佛法的益利,只是將佛法當做與世間學一樣地拿來研究罷了。印老不否定世間學的相對價值,而他對出世間法的履踐,更是值得吾輩效法的。在「遊心法海六十年」一文中(現編入『華雨集』第五冊)說到:......自己講了一些,寫了一些,就有人問我治學的方法,這真使我為難!其實,我是笨人笨辦法;學習久了,多少理解佛法,就漸漸的應用佛法來處理佛法。」印老治學以佛法為方法,而值得我們讚歎的是他的「依緣起三法印去研究佛法,也就是依一實相印--法空性去研究」,這實在是名言至論!

        再者,在『印順導師的思想與學問』一書中,楊郁文居士撰寫了一篇「印順導師的根本信念與看法」,文章的第二段說到:「導師的所有著作,都是『法饒益、義饒義、梵行饒義,明、慧、正覺,正向涅槃』。深入淺出地開示佛法;讀者只有契機與否之分,對師之所說無可輕重之別。但是導師數十年來,對佛教有一些根本的信念與看法,一直沒有什麼改變;『這些根本的信念與看法,對於我(:即印老)的作品,應該是最重要的』!」印老的根本信念與看法有八項,可從『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的「序」而知曉,若再細細地品讀楊居士的這篇文章,則美上加美!尤其文中有兩句話是更加重要的:「以『無我』的方法料簡一切佛法,表現於導師的所有著作中,讀者應當注意及此」,「導師的『根本信念與看法』為研讀導師著作的諸弟子首先要認識、把握」。這「從無我中貫徹一切」的名論,正是般若慧的結晶。緣起三法印中的「諸法無我」印,是三法印的中心,是完成學佛目的的樞紐。印老的著作說到無我、空的,例如『雜阿含經論會編』(共三冊)、『般若經講記』、『性空學探源』、『中觀論頌講記』、『中觀今論』,『空之探究』等書,尤其是後五種都有精闢的見解,而在其他的著作中也都或多或少地表露出這一重要的理念。不過,吾人須知:要想體證無我、空性,就非先擊破自性見不可。因為,佛法中的無我,是否定實在性及所含攝得的不變性與獨存性。而中國佛教常為圓融等所困,印老在『中觀論頌講記』中這樣說:「只怕不破自性,不怕不圓融」,因此,在『成佛之道』一書裏,可看出印老是怎樣地融會貫通大乘三系(性空唯名論、虛妄唯識論、真常唯心論)!

   印老的所有著作之思想核心是:我說因論因,我說緣起。『緣起法......是處中而貫徹事理的。從正而反而綜合的過程,即順於世俗假名的緣起法,開展生滅()的和合、相續的相對界。即反而正而超越(反的雙遮)的開顯,即順於勝義性空的緣起法,契合無生的無常、無我的絕對界。相對的緣起相,絕對的緣起性,不即不離,相依相成而不相奪,這真是能開顯事理的無礙。』(見『中觀今論‧自序』)又說:「緣起無自性而即空,如標月指,豁破有無二邊的戲論分別而寂滅,所以空即是『中道』。中道依空而開顯,空依緣起而成立。依緣起無自性而明空,無自性即是緣起;從空無自性中洞達緣起,就是正見了緣起的中道。所以,緣起、空、中道,在佛的巧便說明上,雖有三語的不同,而三者的內容,都不外用以顯明事物的本性。聖龍樹在『迴諍論』中,既明白地說到三者的同一;在『中論』也說:『眾因緣說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觀四諦品」)。緣起、空、中道的同一,為信解佛法所應當先有的正確認識。」這是印老獨具慧眼而有如此精確、深邃的卓見。以上雖是龍樹菩薩所作之『中論』等的根本內容,但印老也不是揚龍樹而貶抑他宗的,「遊心法海六十年」中說:佛後之佛教,乃次第發展而成者。其方便之適應,理論之闡述,如不適於今者,或偏激者,或適應低級趣味者,則雖初期者猶當置之,況龍樹論乎?乃至後之密宗乎!其正常深確者,適於今者,則密宗而有此,猶當取而不捨,而況真常系之經論乎!其取捨之標準,不以傳於中國者為是,不以盛行於中國者為是,著眼於世尊之特見、景行,此其所以異(於大師)乎!

        印老的「五期、三法、三系」之教判,亦是重要的成就。五期是: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傾向菩薩之聲聞分流、菩薩為本之大小綜合、傾向如來之菩薩分流、如來為本之梵佛一體。三法是指:佛法、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三系(大乘佛法之三系)是指:性空唯名論、虛妄唯識論、真常唯心論。此外,印老在『空之探究』一書中提出:『阿含經』的中心思想是緣起,『中論』之中心思想亦是中道的緣起。並提出「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中論確是以大乘學者的立場......,抉發阿含經的緣起深義,將(大乘)佛法的正見,確樹於緣起中道的磐石」(見『中觀今論』第二章)。阿含經常被認為小乘的經典,不少中國佛教徒忽視了它,直到印老抉發出真義後,才被平反,恢復它應有的面目。

        而大乘佛法中最著名的一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可表解如下:

   自性空

        緣起法----(無自性)----(八不)中道

        假名有

        因此,印老認為: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諦說,不是龍樹論意。而這也是印老所說的以佛法研究佛法而論證了龍樹的二諦說。「依緣起三法印去研究佛法」的確能把握佛法的奧義!

   「從前後延續去觀察,也就是透過時間觀念去觀察時得到了諸行無常的定律。世間沒有不變性的東西,既沒有不變性,所以都是無常變化的。從否定不變性說,即是空,此亦即是說,無常,是無有常性的意義,也就是空寂性的另一說明。從彼此依存去觀察一切法時,也就是透過空間觀念去觀察,得到了諸法無我的定律。世間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假合,小至微塵,大至宇宙,都是沒有獨存性的,所以無我,從否定獨存性說,也即是空。此亦即是說,小到一微塵,大到器世界,以及全宇宙,只是種種因緣和合的現象,沒有至小無內,至大無外的獨立自體。從一一法的當體去觀察時,得到了涅槃寂靜的定律。雖然從事相看來,無限差別,無限矛盾,無限動亂;而實只是緣起的幻相--似有似無,似一似異,似生似滅,一切終歸於平等,寂靜。這是一一法的本性如此,所以也一定歸極於此。真能通達真相,去除迷妄,就能實現這平等寂靜。此亦即是說,世間沒有實在性的東西,常人總以為世間世物有他的實在性,這是一種錯覺,剋實的推求起來,實在性是不可得的;實在性不可得,也即是空。」於此,空性融攝貫串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

        研究佛法是要從修學中去把握真理,不是為了自己的名利作工具的,否則,我們便永遠無法實踐佛法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印老告訴我們:學佛並不是無意義,無目的,而是要想獲得一種高尚、圓滿的成果。學佛的而能夠深刻的理解到學佛的根本意趣,進而感覺到非學佛不可,有這種堅強的信念,才能真正走向學佛之路,而不在佛門邊緣歇腳,或者走入歧途。」須知:佛法就是解決人生各種問題的根本方案;學佛是人生向善、向上事。印老說:「佛法以解除苦痛為目的,除苦必須解除苦痛的根源。致苦的原因,自然是很複雜,但主要是緣於我們內心上的錯誤,及由於內心錯誤而引生行為的錯誤。」因此,「我們要度一切苦厄,應首先對自己予以改造,唯有這樣,才能合理的、根本的解除人世間的苦痛。」

        「佛法」(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的次第開展,印老認為每一階段聖典與佛法四大宗趣的搭配,那麼,以「相應部」為主的「四部阿含」是第一義悉檀;大乘佛法初期的空相應教,是重在對治悉檀;大乘佛法後期之真常不空如來藏教,是重在為人生善悉檀;秘密大乘佛教則是重在世間悉檀。而以四阿含來說,『雜阿含』是第一義悉檀;『中阿含』是對治悉檀;『增一阿含』是為人生善悉檀;『長阿含』是世間悉檀。若再以「修多羅」、「弟子記說」、「如來記說」、「祇夜」來說,那麼「修多羅」是第一義;「弟子記說」則是對治(除疑);「如來記說」是為人生善;「祇夜」是世間。

        佛法,非常的高深、廣大,一般人難以把握住它那一以貫之之宗要。印老指出:佛法可以用三句義來統攝,那就是信願、慈悲、智慧。菩薩是應該遍學一切法門的,而一切法門都要依此三句義來修學。而「菩薩道的歷程大體可分為二道:般若道、方便道。凡夫初學菩薩行,首先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才進入菩薩的學程,這是重於信願的。發心以後,進入修行階段。菩薩行,以利他為主,修集一切福德、智慧,絕不是但為自己,這是重於慈悲的。等到福、智資糧具足,悲慧平等,這才能智證平等法性,那是重在般若(無生法忍)了。上來是菩薩般若道的進修過程--發心,修行,證得。般若的證入空性,在菩薩道的進修中,即是方便道的發心。這是勝義菩提心,信智合一,名為「證淨」。此後,菩薩著重於度脫眾生,莊嚴國土;著重於不離智慧的慈悲大行。到圓滿時,究竟證得無上菩提--一切智智,也可說是智的證得。這是方便道的進修歷程--發心,修行,智證。合此二道,一共有五位。這是菩薩進修的必然程序,值得我們學菩薩行的深切記取!」再者,世俗菩提心可分為願菩提心、行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著重悲、願;勝義菩提心則是不離悲、願而得智慧的現證。也就是說:「願菩提心重於起信發願;行菩提心重於從事利他;勝義菩提心重於般若證理。這樣,菩提心統攝著信願、大悲、般若,確乎攝持了大乘法的心要。」菩薩是以不退菩提心為根本戒的,等到菩提心的究竟圓滿,便是成佛了。然則菩提心的根本是什麼?菩提心的根本是悲心。而慈悲的根源是什麼?其根源是從緣起法而流露出來的。「依佛法說,慈悲是人心契當於事理真相的自然流露,從共同意識而泛起的同情。」

        印老以多病的身體而立志為佛教、為眾生--人類而修學佛法,他的意志力、毅力、精進力與大慈悲心,著實讓人欽佩不已!「遊心法海六十年」中說到他不再悵惘,「修學沒有成就,對佛教沒有幫助,而身體已衰老了」。「世間,有限的一生,本就是不了了之的。本著精衛啣石的精神,做到那裏,那裏就是完成,又何必瞻前顧後呢!佛法,佛法的研究、復興,原不是一人的事,一天的事。」印老他永遠是那樣不自讚、不毀他的善知識!已故的演培法師說到印老是位具有「高超的智慧、敏銳的思想、卓越的識見、深刻的體認、禪觀的領悟」的導師。印老一生為純正的佛法(並抉示純正的佛法)而努力,而他在『印度之佛教』的「自序」所說的:中國佛教為「圓融」、「方便」、「真常」、「唯心」、「它力」、「頓證」之所困,已奄奄無生氣;「神秘」、「欲樂」之說,自西而東,又日有泛濫之勢。凡為佛弟子者,對印老此番之指示,要正視它、注意它,揚棄其非純正之佛法部份。印老說: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機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興佛教暢佛之本懷也歟!」吾人應循此一指示而努力不懈!

轉載自「法光」第九十一期(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